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术成果 中心内刊

中心内刊

《公共经济评论》2010年第7、8期

《公共经济评论》2010年第7、8期
主要内容

2010年第7、8期/总第90期

爱尔兰央行行长出席“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10夏”并发表演讲

财政分权理论:国内外比较

财政分权,西方学术界也常称之为财政联邦制,是近十余年来经济学界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综述了从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到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区别。通过最近的文献资料,剖析了关于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两者关系的新发现和新问题。论文还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探讨了中国财政分权的性质,以及分税制改革的成效。

财政分权的中国实践历程

本文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置于一个两个体制(生产体制与福利体制)的经济系统中加以考察,然后分析这两个体制中的私有化进程与财政体制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在分析了中国生产体制、福利体制与财政体制的互动变化后,认为:在生产体制中,财政分权与私有化确实具有理论所述的一体两面性;在福利体制中,财政分权与私有化共同造成了社会福利的恶化;在财政体制中,财政分权与私有化逐渐增强了政府的资源汲取能力,但却削弱了在生产体制与福利体制间进行再分配的能力。本文进一步认为,只要地方政府坚持自身的利益导向,一直以来存在的生产体制与福利体制的不平衡关系很难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介—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Thomas Crombie Schel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