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3期/总第76期
渐进转轨中的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1995-2005
本文将银行部门纳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阐明了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影响机理。在梳理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双方程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在《商业银行法》颁布初期中国银行发展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显著。随着市场化改革渐趋深入,现阶段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中国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日趋明显,遗憾的是现阶段经济增长仍旧不是影响银行发展的主要变量。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国家可以依靠发展银行业拉动经济增长,同时银行业改革应更注重制度性内涵,避免单纯的资产外延式扩张。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对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传统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评述,并有选择性地对已有理论所揭示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2007-2008年爆发的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货币政策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并基于全景分析视角,将金融市场传导渠道与其他传统渠道共同纳入全景分析中的综合传导体系内,从而形成一个完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为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介——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Scho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