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术成果 中心内刊

中心内刊

《公共经济评论》2008年第2、3期

《公共经济评论》2008年第2、3期
主要内容

2008年第2、3期/总第67期

 

 

普林斯顿金融学终身教授Harrison Hong来人大学术交流


现代财政学之父:理查德•阿贝尔•马斯格雷夫
 


税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分析

本文分析了税收调控房地产市场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税收只是引导和调节市场的一个手段,而且由于在市场交易中税负转嫁的存在,特别是在房地产呈典型的卖方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增税只能增加购房者的负担。通过对国内外不动产税征收的情况及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分析,本文认为保有环节开征“物业税”尚难达到明显降低房地产价格的目的,拟开征的物业税应分阶段进行。


第三部门准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本文讨论了第三部门供给准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在产品生产、组织形态和决策机制等环节形成风险的可能和表现,结合美国对于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实践,对我国政府今后一段时间内面对第三部门的发展提出了建立专门机构、推进项目管理、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培育执业人员等政策建议。


中国省级财政支出外溢效应研究

本文通过Case等(1992)提出的空间经济学模型分析了我国1994年到2006年各省财政支出的外溢效应。我们构造了地理相邻权重、GDP权重以及人口流动权重反映参照省份对目标省份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我国省级财政支出存在着明显的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主要源于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进一步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型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主要使用经济建设支出而非公共服务支出参与GDP竞争,同时人口流动可以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基于研究中的发现,本文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介——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Fo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