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日本经济金融

日本:

袁云准:日本经济数据再解读

 

近日,日本央行公布了 10 月份金融经济报告。从宏观上来看,因今年 4 月消费税上调造成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但整体上经济景气程度在稳步复苏。

2008 年经济危机过后,各大发达国家经济有所回暖,但受日元贬值影响,加之日本的多数出口对象国家经济低迷,导致日本的出口依然稍显动力不足,停滞长期化,大幅贸易赤字持续。

在公共投资方面依然维持高水准,并坚实向前推进。日本政府本年度在公共投资领域的预算比去年增加了 12.9%,这个增幅毫无疑问体现了日本政府加大公共投资力度的决心。通过大规模的公共投资来提振经济,这是安倍经济学“三支箭”中的关键一环。

大多数企业收益有所改善,设备投资均有增加的趋势,虽然仍然受到消费税上涨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但整体维持在较好的水平上。 9 1 1 日,日本内阁府和财务省发布了企业法人景气预测调查,其中大型企业的景气判断指数从第二季度的–14.6 改善到 11.1,可以说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大幅度得到改善。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景气判断指数从上季度的–21.5 提升到–10,虽然有所改善,但经营状况依然严峻。

9 8 日,内阁府发布了第二季度的 GDP 数据,环比年率下滑 7.1% ,甚至超过了 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对当时GDP 带来的消极影响,数据公布之后,日本媒体也是一片质疑之声。造成如此后果的主要原因仍旧是 4 月份消费税上涨的余波,由于消费税上涨,个人消费紧缩,企业设备投资低迷,根据第二季度的统计数据,个人消费同比下降了 5.1%,设备投资同样下降了 5.1%

根据内阁府的数据和日本总研的分析,9 月份的统计与之前相比,日本个人消费正稳中求进,虽然增幅并不十分明显,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节点。与此同时,受企业景气度增加带来的积极作用,员工薪金有所上涨,尤其是大企业收益增加,员工收入增幅明显,受这些利好因素的带动,居民个人消费继续回复的前景比较乐观。

企业雇用和就业形势得到了切实而显著的改善,显示就业形势的有效求人倍率指数也是 6 年零 9 个月以来的最好水平。另一方面人手不足也是困扰经济的一大难题,甚至有公司因招不到员工而倒闭,这也是日本经济复苏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另外,本年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 94.4%,高中毕业生就业率达 96.6%,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

 物价水平依然是备受关注的层面,去掉消费税上涨的因素,物价的整体水平较之前而言呈现上涨趋势。受国际油价回落影响,燃气、电价和水费等增幅略有减少。因住宅投资萎缩导致建材钢铁的价格水平增幅也不明显。而服务行业价格水平增幅明显,特别是运输、金融保险、航空等领域的增幅较大。另外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等价格的增长让人感觉最为明显,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一直处在高位。

从整体上来看,年初的消费税上涨为经济复苏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根据日银公布的统计来看,经济复苏是稳中有升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个趋势应该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根据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商定,根据本年度最后一个季度的经济情况判断明年 10 月是否将消费税继续提高到 10%,目前不仅民间反对声音强烈,执政党内部也有不同看法。最终安倍经济学会把日本带出紧缩的漩涡还是百无一用,让我们拭目以待。

 

日元贬值为何没带动日本出口?

    

日元汇率持续走低,此前甚至已降至 1 美元兑 109 日元左右,重新回到 2008 年秋季雷曼危机前的水平。一般而言,日元贬值将会推动日本企业提高出口竞争力,但今年 18 月日本出口额仅为约 46.9 万亿日元,不到雷曼危机前同期(2007 18 ) 90%。即使借助日元贬值东风,日本出口复苏脚步依然缓慢,原因何在呢?

雷曼危机后日元长期持续升值基调,转为日元贬值是在 2012 年秋季。在过去约 2 年时间后,日元对美元汇率下降了约 30%。与 2005 1 月~2007 6 月的上一轮日元贬值局面的降幅( 20%)相比,此次日元贬值更加迅速。

如果日元贬值,日本企业就可以在出口目的地下调外币计价价格,形成事实上的降价销售,从而扩大出口。实际上,从 2005 4 月至 2008 3 月,剔除物价波动影响后,季度实际出口额(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持续保持同比增长。但是,今年 8 月的实际出口额却同比下降了 0.2%,按季度计算,截至 46 月已连续 2 个季度出现下降。

日本出口低迷的原因大体上两个。其一是此前一直拉动日本出口的汽车和电子产业的结构性变化。

日本各汽车企业由于受雷曼危机后罕见的日元升值的推动,已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海外。这一影响很快呈现,2013年汽车出口数量与 2007 年相比减少了近 30%,趋势一直持续至目前。今年 17 月,日元贬值推动日本汽车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 5.1%,但出口量却减少了 1.4%

日本转为海外生产的主要是普通车型,而出口主力已变为高档车,这也是日本出口数量增长乏力的原因之一。丰田的海外生产比例预计将由 2008 年的约 44%提高到 2015 年的约 65%。通过对丰田的走访调查来推算高档车雷克萨斯占出口量的比率,可以发现已由 2007 年的 15%提高到 2014 17 月的 23%

高档车为了保持品牌价值,即使在日元贬值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也不会在海外市场降价。由于日元贬值和海外货币升值,出口企业的盈利将增加,但出口数量却难以增长。据 8 月日本银行(央行)的一项统计数据,以合同货币计算的运输设备出口物价相比 2012 12 月仅下降了 1.7%。而在上次日元贬值顶峰时期的 2007 6 月,运输设备出口物价相比 2005 1 月下降了 2.7%

日本电视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出口额从 2007 年至 2013 年减少了 30%。与汽车行业不同,海外生产比例基本没有改变。日本综合研究所分析师山田久指出,“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下降是主要原因”.在电子产品领域,出口零部件、进口成品的趋势正在加强。在电视、手机和个人电脑等“信息通信机械工业”的日本国内供货量中,进口产品比率在 2014 46 月已经达到约 50%。相比 2009 年的约 24%膨胀了 1 倍多。日本手机 2013 年的净进口额为 1.6 万亿日元,达到 2007 年的 8 倍以上。

日本出口复苏缓慢的另一个原因是全球需求复苏势头疲软。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显示,全球经济增长率 2007 年为 5.3%,而 2014 年将仅为 3.4%。美国进口额自 2012 年至今基本持平。部分观点认为,随着页岩气的开采,制造业开始回归美国国内,美国进口已变得难以增长。对于日本来说,如果与中国并驾齐驱的出口目的地美国的进口无法增长,即使迎来日元贬值,日本出口也将难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