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财税论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检验


    2009年12月16日,财金学院于明德主楼714举办了财税论坛第15次报告会,出席报告会者包括岳树民、汪昌云、郑志刚、朱青、周游、吕冰洋、类承曜、贾俊雪、谭松涛、张鹤、李齐云等教师和一些博士硕士研究生,财金学院郑志刚副教授报告了论文“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检验”。

    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在研究中有着许多不同,包括缺乏监管、数目较多、差异较大、股权结构更集中、无需考虑董事会独立性的问题等。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年度财务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非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对可能的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本文中使用了资产利用率和经营费用率作为代理成本的度量,主要的解释变量包括控股股东性质、法律环境指数、市场化指数、相对税收负担、相对资产规模等。

    本文的研究表明,如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性质对非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影响显著。非上市公司代理问题一定程度的解决不是由于实行了多种股份性质的同时存在,而恰恰在于私人股份或港澳台外资股份的引入。法律对投资者权力保护等法律制度环境对非上市公司治理影响显著。税务实施在非上市公司的治理中扮演重要的公司治理角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可资借鉴的重要的法律外制度。

    各位老师针对此论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首先认为这篇论文涉及了金融与财政的交叉领域,值得双方深层次的讨论,继而老师们在数据的选择、变量的内生性、税收种类的选择、模型的原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得出了论文的完善方向已及进一步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