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下午, 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11年‘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暨中国金融学科发展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北大厅隆重举行。著名经济学家、我校首批荣誉一级教授王传纶先生获此殊荣。
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志平以及近百位国内金融学术界和政策部门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我校资深教授黄达、陈共、周升业、胡乃武、安体富等也应邀出席了典礼。颁奖典礼由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银联董事长苏宁主持。
张志平副理事长首先介绍“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并宣布2011年度获奖名单。“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于2010年创设,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奖者为著名经济学家、我校老校长黄达先生。该奖项旨在促进中国金融学科建设,弘扬优秀学科带头人在金融学科建设中的贡献,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开展金融研究和金融教育,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培养优秀人才。2011年,经同行提名,评奖委员会资格审核、投票表决,确定本年度获奖者为王传纶先生和洪葭管先生。考虑到两位获奖者年事已高,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将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行颁奖典礼。
随后,评委代表王广谦校长宣读了颁奖词,“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学成归国者,王传纶教授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结合起来,分析解决中国问题。他凭借深厚的学养和睿智的视野,创造性的贯通中西文化,徜徉于金融与财政两大领域,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公认的宗师之一”。“今年,王传纶教授从教整一个甲子,他60年如一日,在课堂上授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指导研究生论文一丝不苟,动辄千言,大师风范堪为学界楷模”。
在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先生与现任主席郭树清先生共同为王传纶教授颁奖。
耄耋之年的王传纶教授发表了精彩的获奖感言。王传纶教授首先对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授予的奖项以及各位领导、同仁的到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一些教学研究工作,继续推动中国金融教育事业的发展。王传纶教授通过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肯定了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性,论述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局限性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强调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共同作用。最后王传纶教授指出开展科研工作时进行合理批判的重要性,并对青年经济学研究者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之后,郭树清主席、刘鸿儒主席、陈雨露校长以及李扬院长先后发言。
郭树清主席谈及个人努力和外在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高度评价了王老的科学批判精神。他认为,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二,债市规模世界第五,更重要的是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企业。这里面有相当一批优秀的企业已经上市了,还有一些还在继续上市。所以对市场,大家一定要有信心。目前,尽管国际经济环境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仍不能丧失对市场的信心,应致力于不断改善融资结构,并解决金融方面的诸多问题。
刘鸿儒主席表示,在已经设立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基础上,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正筹划设立“中国金融学杰出贡献奖”、“中国金融学青年学术奖”两个奖项,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使之走向国际化。此外,刘鸿儒主席还回忆了自己和王传纶教授一起参加论文答辩的经历,表示自己从中获益匪浅,希望大家都能学习王传纶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
陈雨露校长认为,王传纶教授是新中国学贯中西、“横跨”金融与财政两界的集大成者、新中国金融教育事业的主要践行者与引领者以及新中国金融领域“科研资政”的主要推动者与参与者。2011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授给王老,不仅是对王传纶教授将一生奉献给新中国金融教育事业的巨大褒奖,同时也是对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科的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的全体师生为此倍感骄傲。陈雨露校长希望新时期的年轻学人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吸收“拓荒者”的养分,同时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为中国金融学科发展开创壮阔的大场面。
学生代表李扬学部委员讲述了自己师从王老的点滴细节以及从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其间几度哽咽,用句句肺腑之言诠释了王传纶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表示,在王老先生等一代宗师的指引下,中国的金融学科一定会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随后的“中国金融学科发展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教授、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北京大学曹凤岐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晓西教授、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贝多广先生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吴晓求教授、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教授先后发言,围绕王传纶教授的学术思想以及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存在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伴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青年金融人才应当沿着老一辈金融人披荆斩棘开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理论研究的创新,努力提升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水平,并不断促进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