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中国经济金融

中国:

I P O 新规不为人所注意的变化:注册制“悄悄”开练

    

上周IPO 重启带来的另一个重要话题,无疑是也被“暂停”了的注册制改革。

按照此前的说法,注册制会在今年的9 月份推出,最迟也不会超过今年年底。而随着股市步入震荡阶段,注册制的声音也消失殆尽了。但根据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IPO 规则在独立性要求及募集资金使用监管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一、取消禁止同业竞争的要求

二、取消禁止严重影响公司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的要求

三、取消其他独立性方面的要求

四、取消对募集资金用途的要求

上述改革不再将“独立性要求”和“募集资金使用”作为发行上市的门槛,但要求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相关办法还强调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承担核查把关责任,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投资价值,审核工作重点关注信息披露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发行人的质量优劣和投资价值由市场决定,监管部门不对其“背书”,也不对持续盈利能力做判断。

有分析认为,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及独立性问题,是历年企业IPO 被否的主要原因,此次巨变对众多拟IPO企业来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松绑。“将‘独立性要求’和‘募集资金使用’调整为信息披露要求,不是降低监管标准,而是通过信息披露强化约束,监管部门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发言人邓舸解释称,通过督促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如实披露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等情况,以及这些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可以向投资者充分揭示投资风险。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券商分析师称,“现在是过渡期,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给市场一个预期,预计明年有望推出注册制。”

从审制到注册制,最大的变化是审核重心从实质审核向信息披露过渡,而本次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就在多个方面落实以信息披露中心的思路。

证监会放权的同时,中介机构的主体责任也在此次新股发行改革中得到强化。本次改革,将建立保荐机构先行赔付制度。要求保荐机构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开承诺:因其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先行赔偿投资者损失。

证监会还计划出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审计机构未勤勉尽责的认定标准,从严监管审计机构执业行为。

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审核,监管侧重事中事后,市场各方归位尽责,也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理念。

“将重心转向信息披露监管和强化中介机构责任,为注册制的临门一脚提供了超前的政策准备。”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次改革将IPO 审核转向了信息披露质量的审核,这是十分关键的一点,相对淡化了过去程式化的行政审批,更多强调信息披露将成为IPO 审核的重中之重,而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真实性是注册制下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唯一依据。

 

全球煤炭业正在经历的这场需求滑坡“史无前例”

    

由于中国这个煤炭消费大户经济增速放缓并转向清洁能源,全球煤炭消费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大滑坡”。

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周一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前9 个月,全球煤炭使用量同比增速放缓2.3%,至4.6%。这相当于标准煤用量减少了1.8 亿吨,这比日本全国同期煤炭总消费还要多4000 万吨。绿色和平组织肯定了世界各国为抵抗全球变暖而减少煤炭消费的努力。煤炭燃烧是碳排放最大的来源。“这些趋势显示,21 世纪初期所谓的全球煤炭热潮根本就是个海市蜃楼。”该组织煤炭和能源专家Lauri Myllyvirta 如此表示。

减少煤炭使用量将帮助减少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绿色和平组织的科学家们表示,为了避免出现灾难性的气候,来自煤炭燃烧的碳排放必须在2040 年前平均每年减少4%

消耗了全球近半煤炭的中国大幅减少煤炭消费。来自绿色和平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前三个季度的煤炭使用量减少幅度超过了4%,煤炭进口同比下滑31%。中国海关总署8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0 个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总量为1.7 亿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43 亿吨。

中国自身也是产煤大国。然而,在宏观经济减速、国内产能严重过剩之际,即使煤炭价格暴跌至历史最低水平,煤炭消费也披靡不振。最新一期(10 28 日至11 3 日)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5500 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379 /吨,再次刷新最低纪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本月举行的2015国际煤炭峰会上表示,随着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煤炭消费以年均2 亿吨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煤炭需求增速放缓或阶段性下降,将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煤控项目在近日发布的《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中认为,2020 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有望限制在27.2 亿吨标煤(38 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 亿吨标煤,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7.3%

“煤炭业总喜欢拿中国一周就增加一个火力发电厂说事儿,以此说明未来的中国煤炭消费将增加。然而,实际情况却完全不同,”绿色和平组织的上述报告写道,“火力发电厂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下降了。现在,中国每周增加的是一个闲置的热电厂。”

中国煤炭消费减少不仅与增速正在放缓的经济有关,还与其转向更为清洁的能源有关。自2013 年底开始,中国消费的电力有很大一部分源自可再生能源发电厂。

不仅是中国,其他主要煤炭消费国的“胃口”也在变小。美国发电燃煤量今年将下降36%,而十年前则为50%。今年,将有200 多家热电厂关闭,总产能达83GWgigawatts,十亿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