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观察
央行牵头开展整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专项活动
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为有效遏制和打击网上非法买卖银行卡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持卡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2014 年 12 月至 2015 年 7 月,由央行牵头开展联合整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专项行动。
日前,央行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银监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联合整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专项行动的通知》。
近年来,作为个人信用标志的银行卡和身份证被当作商品在网上倒卖。网上买卖银行卡的方式多样,如通过网上商城、商品交易平台、博客等发布相关“广告”信息,倒卖银行卡、身份证、网盾、手机卡、开户资料等。这些行为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
此次联合整治行动将清理网上非法买卖银行卡有害信息,维护持卡人合法权益。央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将查处一批非法买卖银行卡犯罪案件,有力震慑犯罪分子;规范银行卡申领程序,强化银行卡账户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非法买卖银行卡行为性质和后果的认识,实现清理不良信息、严厉打击犯罪、规范发卡行为、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目标。
央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银行卡属于实名制,卡内存储了很多个人信息,如果贪图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银行卡,有可能被收卡人用来从事非法活动,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甚至承担刑事责任。非法买卖的银行卡、身份证等可能被用于洗钱、逃税、诈骗、送礼和开店刷信用等行为。
这位负责人提醒持卡人:在使用银行卡过程中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 U 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保护好登录账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对于废弃不用的银行卡,应及时办理销户业务,并将卡片磁条毁损,不随意丢弃。此外,持卡人应不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身份证和网银 U 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芝加哥联储主席 Evans:过早加息可能是“灾难”
美国芝加哥联储主席 Charles Evans 表示,即便经济和就业市场改善,美联储也不应急于加息,因为通胀可能连续多年位于目标以下。
据彭博,Evans 在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Lars Peter Hansen 讨论时表示:“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急于加息。”他认为过早收紧货币政策可能会是一场“灾难”。
Evans 关于“灾难”的说法让美油和标普 500 指数期货应声上涨。
Evans 的表态反映了 FOMC 委员会的情绪,他今年拥有投票权。昨天公布的美联储 12 月会议纪要显示,4 月前不大会加息;FOMC 认为“耐心”指引可以提供更大的政策灵活性。许多与会者认为,海外经济形势恶化或导致美国经济增速放缓。
绝大多数与会者同意将前瞻指引中“相当长时间”措辞改为“耐心”,并认为“耐心”意味着 1 月和 3 月会议上不太会加息。FOMC 委员们认为,需要强调首次加息时间取决于经济数据。
Evans 称,他对美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他预计今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为 2.6%,非农就业每月将保持在 20万人以上。但他认为美联储需要三到四年才能实现 2%的通胀目标。
他表示,美联储需要密切监测油价下跌对通胀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也没有呈现出他预期的强势增长。与美联储通胀目标相对应的工资增长应该为 3.5%至 4%。
昨天的会议纪要显示:“一些与会者担心,当前能源价格暴跌,可能导致更长期通胀预期走低;另一些与会者指出,基于市场的通胀预期表明,通胀预期已经开始下滑了。”
目前,美联储最关心的通胀指标 PCE 价格指数截至去年 11 月为 1.2%,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PCE 为 1.4%。
按人头直接发钱?或是欧洲央行疯狂而无奈的最后选择
早在此前欧洲央行量化宽松(QE)预期不断升温时,德国央行就曾警告称,此举到最后可能会演变成由欧洲央行直接“开着直升机洒钱”的闹剧,而现在,部分业内人士甚至已经开始悲观地认为,欧元区当前的经济状况或许靠 QE 也难以立刻挽救,欧洲央行最终可能会被迫祭出最疯狂的宽松行动,那就是直接往每个欧元区公民的银行账户里打钱。
在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通胀率彻底陷入负区间之后,业内人士对于 QE 的有效性也已经产生了质疑,并认为日本以往的经验或许表明在通缩已经成为现实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或许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这意味着欧洲央行可能被迫力排众议采取最为激进的宽松行动,那就是通过直接给消费者发钱来拉动需求,但这么做真的靠谱吗?
可以想象,某天早晨,欧元区所有居民在清早醒来之后,突然发现信箱里多了一张由欧洲央行签发的最少 500欧元,最多 3000 欧元的支票,他们会是什么感受?然而,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现金或现金等值物拉动经济的做法,并不是天方夜谭,早在 2008 年经济危机期间,部分亚洲经济体就确实采取过向公民发放限时使用的消费抵价券的措施来阻止通缩,并提振消费信心。因而,对于欧洲央行而言,这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只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
在此前通过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向金融业提供流动性惨遭滑铁卢的背景下,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Mario Draghi)可能已经越来越觉得欧洲各国既贪婪又胆小的银行业实在不是个可以依靠的对象,直接把流动性提供给普通民众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而向民众发钱的方法也很简单,直接按人头发放一定数量的消费代金券,再从符合资质的商户处用等额现金将其赎买回收。之所以发放代金券而不是现金,则是为了避免民众将其用于储蓄或者偿还个人债务目的,而是真正地激发起消费意愿,并带领经济走出通缩困境。
而以欧元区 3 亿多的总人口为分母,可以计算出如果把 1 万亿欧元的 QE 化整为零平均分给每一个人,那么每个欧洲人差不多可以分到大约 3000 欧元,这大约相当于欧洲中等偏上收入者一个月的薪水,但业内智库的分析人士认为,要真正拉动消费意愿,仅仅每人 3000 欧元的额度可能还是太小气了一点,把规模扩大到 5000 至 1 万欧元可能效果会更好。而即使如此,这一项目的运作成本也比现有的各种复杂的宽松措施更低。
不过,对于保守的欧洲央行决策层和欧元区经济学家而言,上述行动仍然接近疯狂,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的首席经济学家克莱默(Joerg Kraemer)就指出,如果欧洲央行开了按人头发钱这一行动的坏头,尝到甜头的政客就会在日后一而再再而三地这么做,而这将是相当危险的
同时,德意志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迈耶(Thomas Mayer),即使欧元区民众可以用“天下掉下来”的钱去消费,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也于事无补,届时物价确实可能上涨,但是经济动能却可能无补如预期般恢复,这可能会令经济状况面临更多的麻烦。
不过,花旗集团的首席经济学家布伊特(Willem Buiter)则对欧洲央行“开直升飞机洒钱”的预期表示乐观,称与其把资金浪费在收益前景不明朗的公共设施项目上,还不如直接还利于民来得更痛快更有效。而他对欧洲央行实施这一行动所面临的政策障碍也不是特别担心,并认为此举不会危及其政策独立性。他指出,所谓的政策独立性是指央行有在必要的时候对政府的干预说“不”的权力,而不是让央行故意处处和财政政策作对。如果欧洲央行和欧盟能够在还利于民拉动经济这一问题上愉快合作,或许是把欧元区带出泥潭的最终希望所在。
央行调查:日本家庭信心降至两年新低
日本央行(BOJ)近期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国家庭信心在 12 月进一步下滑,降至首相安倍晋三两年前出台激进刺激举措前的水平。这也凸显出安倍振兴经济所面临的挑战。调查报告显示,衡量家庭对经济现状信心的景气判断指数 12 月为负 32.9,较 9 月下降 12.5 个点。这是 2012 年 12 月以来最低水平。当时安倍刚在上次选举中获胜,并出台激进刺激计划,旨在帮助经济摆脱长期通缩。虽然当局政策有助于压低日元和提升股价,但对经济的效果令人失望,因为企业在加薪和资本支出上仍然缩手缩脚。
很多表示生活水平下降的受访者抱怨生活成本上升,工资增长停滞,说明家庭感受到 2014 年 4 月上调消费税,以及日圆疲软导致进口物价上涨的冲击。该指标疲软表明,安倍去年 11 月决定推迟二次增税并没有提高民众信心。这也凸显日本央行的两难处境,该行正在大规模印钞,以在 4 月开始的财年达到 2%的通胀目标。
调查显示,超过 80%的受访者预计物价一年后将上涨,基本与 9 月调查相同。不过 83.8%的受访者认为物价上涨没有好处,高于 9 月时的 78.8%。另一项衡量家庭生活状况的指标下降 3.1 点至负 47.2,为 2011 年最差水平。负值意味着,认为现在的生活不如三个月前的受访者数量比觉得生活改善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