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入篮 SDR 后的人民币国际化” 中德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召开

  2016年10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德金融经济中心(SGC)联合主办,中国人民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 (德国央行)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联合支持,包商银行特别支持的“中德研讨会:入篮 SDR 后的人民币国际化” 暨“国际货币研究所 2016年秋季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召开。出席会议并发言的嘉宾有:德意志联邦银行支付与清算系统司司长Jochen Metzger,中央银行技术合作中心主任Martin Pontzen,市场司副司长Henner Asche;德国黑森州经济、交通及地区发展部金融厅厅长Stephan Bredt;中德金融经济中心联合执行总裁 Wolfgang Koenig 和Rüdiger von Rosen; 中欧国际交易所执行董事毋剑虹;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及中国区环球市场部总经理李民宏;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国际司国际清算银行处处长刘晔;货币政策二司货币合作处副处长吕婷婷;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及中国区环球市场部总经理李民宏;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钟红;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魏本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执行所长贲圣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教授。会议由贲圣林教授和中德金融经济中心联合执行总裁Wolfgang Koenig教授联合主持。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执行所长贲圣林在开幕辞中向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就会议主题提出了三点看法。第一,各国货币政策呈现分化趋势: 目前,有些国家实施负利率政策,有些国家却进入加息通道, 各国货币政策分化对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第二,共同梳理全球金融治理领域中的问题:中德两国都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国家。两国在全球金融治理领域关注的问题可能不尽相同,借此机会可以互相沟通。第三,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人民币入篮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趋势,人民币离岸与在岸市场的互动,以及资本市场的下一步发展应如何满足离岸人民币的投融资需求等问题值得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致辞。他指出,人民币加入SDR是中国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也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未来人民币能否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较大作用,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保持长期的强劲增长。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形成新的改革开放的动力和压力,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形成国际外溢效应,要求中国汇率政策制定更加市场化,要求政策制定者与市场人士加强沟通;二是要求中国资本项目、资本市场开放进一步推进,要以加入特别提款权为契机进一步有序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特别在金融市场开放环节,境内个人海外资产的投资环节应该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局面;三是要求金融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要按照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实施中国的金融监管政策,特别在资本流动方面实施更加审慎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四是要求提高中国的宏观调控能力,要求中国政府的治理机制与国际接轨,要求政府行为方式更加开放、透明。
  德意志联邦银行市场司副司长Henner Asche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史。他认为,人民币加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体现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其重要性堪比中国当年加入WTO。中国在工业基础、可持续经济、国际贸易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基础。他结合“三元悖论”的理论模型,以德国货币国际化发展为例,强调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性,对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提出宝贵建议。
  德国黑森州经济、交通及地区发展部金融厅厅长Stephan Bredt致辞,并表达加强中德深度合作的意愿。他特别指出,人民币的发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对于世界经济以及金融体系有很大影响,对于德国的经济也影响深远。人民币在世界上投资、交易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他相信中德金融经济合作将会取得成功,期待未来能共同讨论欧洲货币体系以及未来亚洲发展等议题,共享经验和启示。
  中德金融经济中心联合执行总裁Rüdiger von Rosen从历史和未来两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入篮事件。回顾历史,各主权货币的比例变动给予了人民币入篮的机会;放眼未来,人民币已是国际货币,但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所占据的份额仍然不高,应明确市场、银行、政府对于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期望。以德国马克的国际化为例,一国货币的发展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合适的路径。他认为,人民币加入SDR有利于中欧之间拓展现有的货币机制,建立更好的合作。
  德意志联邦银行中央银行技术合作中心主任Martin Pontzen发表了“德意志马克及其国际化”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人民币和德国马克的发展路径、汇率趋势等方面是相似的。他详细分析了德国马克的国际化进程:德国马克开始国际化后,币值先贬后升,马克自由开放进程相对缓慢、稳定。他提醒,一旦一种货币成为储备货币后,就会负担一些额外的货币责任,可能影响到本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他强调,德国马克国际化过程拥有良好的监管,这是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高度信任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国际清算银行处处长刘晔发表了 “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主题演讲。她提到,人民币入篮对人民币是机遇也是挑战,开放和自由化趋势不可阻挡。人民币加入SDR是里程碑事件,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特别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肯定。她认为,人民币加入SDR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激励,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新起点。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国与世界成熟市场差距仍然较大,人民币在全球贸易、金融交易以及储备中的地位,与美元、英镑等其他货币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扩大SDR作用上付出的努力正在有所回报,增强SDR作用是长期的工作,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发表了“人民币国际化步入新阶段”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正在转变,以经常项下推进为主向经常项与资本项并重转变,负债型为主向负债与资产型并重转变,并提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四点建议:第一,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拓宽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丰富境外人民币持有者的投资渠道;第二,不断完善境内金融市场体系,丰富产品种类,特别是加快构建衍生品市场,健全发行、注册、评级等基础性制度;第三,积极稳妥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逐步提高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程度;第四,人民币国际化要服从国家长期战略和宏观经济运行需要,最终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
  短暂休息后,中欧国际交易所执行董事毋剑虹发表了“在国际市场上交易人民币计价产品及与中国相关的金融产品”的主题演讲。他主要介绍了中欧国际交易所的建立背景、发展过程和人民币计价产品。他强调,中欧所在中德两国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关系基础上,成为两国资本市场的通渠。中欧所在实体经济层面为企业上市提供服务,为中国的债券以及外汇市场提供服务,起到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平台作用。
  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发表了“人民币汇率与 SDR的商业应用”的主题演讲。他提出,人民币汇率改革后,初步形成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收盘汇率加一篮子汇率变化的中间价机制已经形成。各家报价银行在参考一篮子汇率变化时,在参考的篮子的选择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考虑。现在主要参考的的有三种篮子。一个是上海外汇交易中心的CFETS这个篮子,第二个BIS篮子,第三个SDR篮子。人民币从SDR的指标来看占比10.9%,但如果分别从金融和贸易这两个权重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金融占比很小,贸易方面的权重占10.1%,金融权重占0.8%。若SDR的使用更多地用于金融领域层面,那么人民币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很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教授发表了“中国为人民币入篮SDR做好了充分准备”的主题演讲。她重点分析了最近一年内中国为人民币加入SDR做了哪些准备,提出四方面结论:一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功能:包括推动人民币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加大资本市场开放力度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及加强市场预期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二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经济强国:将技术进步作为首要任务,加大开放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三是在全球金融治理中推出富有中国印记的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全球公共物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发起设立亚投行。四是未来还应注重强化宏观金融审慎管理能力:后SDR时代中国必须高效地进行宏观金融审慎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
  在互动讨论环节,议题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的下一步方向”展开,此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魏本华主持。德意志联邦银行支付与清算系统司司长Jochen Metzger、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货币合作处副处长吕婷婷、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及中国区环球市场部总经理李民宏、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教授、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钟红作为嘉宾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互动交流。
 

 

  中德金融经济中心联席总裁Rüdiger von Rosen致闭幕辞。“入篮 SDR 后的人民币国际化”中德研讨会旨在讨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及其在2016年10月1日被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之后带来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德国马克成为储备货币的经验。Rosen向参与讨论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表示本次研讨会一方面有利于相互学习交流,另一方面也是鼓励中德双方继续推进合作,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共同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完善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