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与国家金融研究院、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暨第三届中国金融学科年会(2025)开幕论坛在北京顺利举行。本届年会聚焦“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变革与创新”,旨在共同探讨金融创新最新趋势、挑战与机遇,以及金融学科发展的未来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出席活动并致辞。年会开幕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新业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讲席教授潘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徐忠等嘉宾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此外,中国工商银行领导和专家,以及全国百余所高校金融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者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会议。
“黄达-蒙代尔”经济学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黄达教授和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A·蒙代尔教授共同冠名。自2002年设立,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发展、繁荣经济学科特别是财政金融学科的重要学术平台。2025年正值黄达教授百年诞辰,“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也迎来了第十二届的颁奖典礼。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2022届毕业生冯晨博士的论文《工业用地出让的财政激励、管制效果与企业投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2022届毕业生张子尧博士的论文《中国企业市场力量研究:事实、成因和经济效应》,上海财经大学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基地副研究员、同济大学2022届毕业生解咪博士的论文《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信贷配置的原因与后果》荣获第十二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三位获奖者导师范子英教授、尹恒教授、钟宁桦教授荣获第十二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导师荣誉奖。林尚立、刘珺、吴晓求、张守川、郑新业为第十二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获奖者颁奖。
第十二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合影
获奖者代表冯晨发表获奖感言
冯晨代表获奖者发表感言。他谈到,非常感谢“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评委会对他博士论文的认可,感谢人大对财政金融学科学术前沿的持续引领,对青年学者的鼓励和培育,也特别感谢母校和导师的悉心培养,并表示将继续努力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庄毓敏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国家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庄毓敏主持颁奖典礼。
随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国工商银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的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围绕中国金融结构转型、资本市场改革、金融科技应用及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议题提出深度见解。
9月13日下午,主题为“全球视野下金融科技变革与金融生态演变”的年会序幕论坛分上下半场召开。会议深度分析了全球金融科技变革与金融生态演变下的金融学科创新发展,指出在科技深刻重塑金融生态的背景下,应平衡创新与风险、推动制度型开放、强化人才培养,以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9月14日下午举行了本届年会的六场主题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与资本市场改革”“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消费驱动增长”“货币政策、金融开放与国际竞争力”等六大主题进行研讨。各论坛的学者们均开展了充分和深度的分享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