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中国经济金融

2万亿!中国信托产品5月开始迎来兑付高峰

 

据路透社,中国金融系统今年面临4200亿美元信托产品到期的考验,兑付高峰将从5月开始。投资者对于那些债台高筑的公司能否如期还本付息的担忧也与日俱增。

一系列投向包括房地产以及煤矿等银行被要求避免的行业的信托产品将从5月进入兑付高峰。这些信托基金是中国社会融资和影子银行体系中一条增长相当快的渠道。

中国信托业协会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信托业资产总规模10.9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6%2013年同比增长55.27%)。

野村控股预计今年第三季度(9月开始)中国将发生信托兑付危机,届时到期的信托产品将从一季度的6940亿飙升至1万亿人民币。

此前,信托产品一直极力避免违约。华尔街见闻网站曾多次提到中国信托业的兑付问题,年前三家机构力保中诚信托30亿元涉矿产品刚性兑付,219日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信托项目第五期规模为1亿元的产品再次逾期。

见闻网站3月时介绍过(华尔街见闻已推出APP),巴克莱统计媒体报道发现,2012年以来至少有22款存在如期兑付风险的信托产品,合计金额人民币137亿元。它还留意到2011年下半年以来,集合信托的平均期限已经减少到两年以下,这意味着借贷方不得不更迅速地将债务展期,否则就可能面临流动性问题。

巴克莱认为2014年中国信托产品可能发生有序违约,这也是改革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因为打破刚性兑付是必要之举,虽然短期内让市场情绪受到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对银行业有利。

但是信托产品违约将使投资者回避新的、即使有高收益的信托产品无法拆新还旧,而且对银行业甚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连锁反映,尤其是中国当前GDP还在7.4%的边缘挣扎。

(来源:华尔街见闻)

 

微刺激下中国经济现回暖势头,投资仍将是关键指标

 

上周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回暖的新迹象。随着外需逐步复苏和一系列倾向稳增长的类微刺激措施出台,分析人士预计,未来中国经济将逐步温和复苏,体现这一前景的基础将是基础设施投资有所反弹。

今年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3月重回两位数增长轨道。一季度新增利润最多的汽车制造业等五个行业均属高端制造业,说明经济转型取得一定成效。4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环比回升0.3,终止了去年11月至今年3月连续五个月的下滑趋势,新订单指数脱离3月的19个月最低点。

结合近期经济运行的新变化,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基于出口复苏、投资审批和建设进度加快、信贷保持稳健增长,预计中国经济增长将在二季度回升,GDP同比增速将升至7.7-7.8%

本月2日的国务院会议打响了财政刺激第一枪,要求确定铁路投资稳定增长。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首批项目80个。

中信证券评论认为,23日国务院会议推出放权领域和示范项目属于增量投资,其明确提出未来会覆盖到油气勘查、公用事业、水利和机场领域,已经涵盖了所有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预计未来将出台更多促增长措施,但规模不会太大,并且会聚焦在铁路和保障房建设、环保和清洁能源投资,以及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以释放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潜在的国内需求。

本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

朱海滨预计,中国央行将坚持中性的信贷政策,但会作部分微调,以支持促增长措施,短期内人民币的弱势将持续更长时间,从而为出口提供支撑。

(来源: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