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4日,财金学院于明德主楼714举办了财税论坛第7次报告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后钱震杰报告了论文“中国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份额研究”。出席者包括郭庆旺、岳树民、朱青、岳希明、张文春、吕冰洋、贾俊雪、张鹤等教师和一些博士硕士研究生。
国民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解释了国民要素分配中资本所占份额为什么越来越多,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投资会不断上升,如果我能解释要素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越来越低,那么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解释居民收入在CDP中所占比重下降这个事实进而解释消费不足的原因。因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财政科学研究所白重恩教师和博士后钱振杰写出了本文,研究了1978年以来国民要素分配状况,对比分析了差异和原因以及影响。首先用省际收入法算出的国民收入要素分配格局,以及剔除了生产税净额的情况下的分配格局。然后建立多个模型推算出了劳动份额等表达式,发现资本产出比不显著,在分经济类型计算中,基准类型为私人所有制企业,我们发现劳动收入份额最低的是国有企业,其次依次是私人企业、集体企业、法人、港澳台企业,最高的是外资企业。最后运用模拟企业微观层面的数据,计算了回归中每一个因素的贡献,发现42%来自国有比重下降,具体的说是来自国有体制改制,21%是市场垄断力的增加,其他来自计算进步等等因素。
各位老师对此篇论文较为欣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从模式的设定,假设以及后续的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较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