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胡晓炼:人民币国际化取决于市场需求和整个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在3月5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大会时向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决于市场需求和整个改革的向前推进,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正常的,对正常的波动不必担心。胡晓炼说,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境外机构对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很感兴趣,这是很好的势头。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使用,一是取决于市场需求,境外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人民币;二是取决于整个改革的向前推进,包括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金融市场制度建设、金融产品丰富等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须和其他改革配套起来。胡晓炼认为,目前全球很多地方希望成为海外人民币交易中心, 关键是看贸易投资方面是否能更多地使用人民币,看是否提供多样化的人民币产品。海外人民币交易中心除了为本地的民众和企业服务,还应能为其他地区在贸易投资方面更多地使用人民币服务。谈到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波动,胡晓炼认为,中国实行的不是固定汇率,波动是正常的,不波动反而是不正常的,有一定的波动是供求关系的反映,对正常波动不要太担心,但我们也需要防止大幅度的波动。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稳健 汇改影响世界
人民币汇率如何改革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上下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表明促进汇率市场化、让人民币走向世界一直是中国政府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近期人民币汇率下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就在外界纷纷猜测之时,央行副行长易纲对外界表示,未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周小川行长在去年的中法论坛上也曾表示,中国坚定不移的推动金融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机制,“要拓展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有序地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更多的让市场力量来决定外汇市场的平衡点,减少央行常态式的外汇市场干预。”近年来,人民币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今年年初尼日利亚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外汇储备份额由当前的2%大幅提升到7%,并将抛售美元,这只是人民币在非洲日益受到欢迎的一个缩影。我们要看到的是,人民币真正走向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何一项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揠苗助长。原央行行长戴相龙曾指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解,首先要实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要经历较长过程,要顺势而为,但不要 揠苗助长 ”。最后借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的话说,人民币国际化是世界瞩目的,也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标志,更是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凝结的项目,或者说它就是中国之梦的核心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