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日本经济金融

日本:

“安倍经济学”破产?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18 日晚宣布,将于 21 日解散众议院并提前举行大选。安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提前选举是为寻求民众支持,从而确保“安倍经济学”成功。媒体认为,安倍自 2012 年年底上台后就推出了“安倍经济学”,力推日本经济摆脱持续多年的低迷状态。然而,近两年时间过去了,日本经济虽然曾经短暂向好,但当前整体复苏前景依然难言乐观。“安倍经济学”能否拯救日本经济,将面临严峻考验。

经济萎缩

“安倍经济学”最主要内容是所谓的“三支箭”,即“大胆的金融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经济结构改革”。此外,“安倍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通胀率控制在 2.0%,以期扭转通缩趋势,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创造良好的经济循环,从而推动就业、提高工资和带动经济发展。初期,“安倍经济学”看起来的确起到“强心针”作用.

“安倍经济学”导致日元大幅贬值,有利于索尼、丰田等大型企业的出口,使得这些公司股价上升、利润提高。这也带动了工资出现适度增长、消费支出上升。数据显示,2014 年第一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1.6%,“安倍经济学”似乎正在见效。

 然而,安倍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日本国债日益庞大,已经超过日本经济规模的两倍。为此,今年 4 月,安倍决定将消费税从 5.0%提高到 8.0%,这也是 17 年来日本首次上调消费税。由于国内消费占到日本经济的 60%,上调消费税对于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超出预期。 11 1 7 日,日本内阁府公布的第三季度 GDP 显示,日本经济连续第二个季度萎缩,陷入技术性衰退,让“三箭”尽射的“安倍经济学”颜面尽失。数据显示,经通胀调整后,今年第三季度日本 GDP 环比下滑 0.4%,按年率计算下滑 1.6%,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测的增长 2%左右。这也是继第二季度萎缩 7.3%后的再度萎缩。

存在争议

事实上,“安倍经济学”自推出之日起就引发不小的争议,对于它能够推动长期停滞的日本经济,各界一直半信半疑。《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曾表示,开动印钞机解决不了日本人口结构危机,也不能改善女性职场环境。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测算,随着人口减少,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到 2050 年将缩减至全球的 1.9% 11 17 日,日本反对党民主党干事长枝野幸男表示,第三季度 GDP 数据之差超出想象,再次证明“安倍经济学”的局限性。他表示,将在众议院选举中严厉追究安倍经济政策的失败.与此同时,日本民意对“安倍经济学”的看法也日趋负面,特别是在东京等少数大都市以外的地方,民众普遍感到“安倍经济学”根本无助改善生活和景气。

难言放弃

媒体认为,“安倍经济学”是安倍上台后的“样板工程”,即便如今遭到诸多问题,但对于安倍来说,实在难言放弃。安倍此次宣布提前举行众议院选举,也是希望在支持率尚可的情况下继续巩固执政地位,为其继续推动“安倍经济学”打下政治基础。然而,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安倍的经济政策今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调整。安倍政府原计划在 2015 10 月再次上调消费税税率至 10%,但安倍 18 日表示,将这一计划推迟 18 个月至 2017 4 月份起执行,原因是当前日本经济复苏之路遭遇挫折。法新社认为,安倍内阁预计还会出台更多刺激计划。

 

“安倍经济学”要高考了

    

“安倍经济学”正迎来考验。

安倍政权上台已接近 2 年时间。安倍经济学第 1 支箭是日本央行实施的异次元货币宽松带动日元贬值、股价上扬,第 2 支箭扩大公共事业刺激了地方经济。但是暂时的“强心剂”未能抵挡住今年 4 月消费税增税所导致的消费趋冷。79 月期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为 523 万亿日元(按年度换算)。重新回到“安倍经济学”刚刚启动的2013 13 月的水平。

安倍描绘的战略是从通货紧缩中摆脱,将经济蛋糕做大,自然增加税收,进而完成财政重建。作为起点的摆脱通货紧缩不容失败。增税和物价上涨导致工资缩水,亲眼目睹消费者心理趋冷的安倍指出,“按照预期增税将使摆脱通货紧缩陷入危险之中”。

延期增税后,2015 年度日本消费者的钱包会多出 1.5 万亿日元,2016 年度将多出 4 万亿日元。安倍原本希望通过配合经济对策,支撑个人消费,以使经济再次快速回升,但在财政支出方面发射的“第 2 支箭”的印象却无法消除。在第 3 支箭——增长战略方面,作为核心的法人减税现已决定从 2015 年度开始实施。即使日元贬值,日本的出口也没有增长,生产也没有增加,因此日本国内设备投资增速放缓。能否通过延期增税和经济对策,使日本走上兼顾增长和财政重建的正轨,则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