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美国经济金融

美国经济金融
美国预算谈判接近达成缩减自动减支规模协议
       参加预算谈判的美国国会议员即将达成一项可以缩减部分一两年内自动减支规模的协议,达成协议后还需要国会投票通过才能真正起到减少财政紧缩幅度的作用。该协议不会让美国政府债务的增长速度放慢,不会上调债务上限,也不会限制民主党希望废除的企业税减免措施,更不会完全取代自动减支。但它可以让一两年内自动减支的规模减少1000-2000 亿美元,其中部分可用于缓解明年1 月国防部因削减190亿美元部门开支所受的打击。从本月13 日起,共和党领导的众议院就会开始放圣诞长假,所以,这项有关临时支出的协议必须在放假以前提交众议院表决。据首席谈判代表、共和党众议员Paul Ryan 和民主党参议员Patty Murray 透露,他们对本月13 日截止期以前达成一致感到乐观。两人提出的一项开源措施是上调乘客购买机票时缴纳的安全费。预算专家预计,调整这类安全费可以创收110亿美元,抵消部分自动减支。其他措施可能包括拍卖政府持有的无线电频道波段,增加联邦养老金担保公司(PBGC)支持的养老金项目缴费、削减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 的医院付款。参议院二号民主党参议员RIchard Durbin 本月8 日透露,谈判取得进展,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还未达成协议。预算委员会的高级顾问Ed Lorenzen 称:“他们实际上接近达成协议了,而且确实担心有没有选票足够通过协议。”如果Ryan 和Murray 没能成功锁定胜局,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博纳(John Boehner)就会干预。博纳和其他共和党议员不希望又一次出现政府关门的风险,不愿再次因政府关门受指责。因此,博纳准备本周提出一项临时性的支出计划,保证各项政府支出维持在当前水平。目前协议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协议的措施会增加联邦政府员工支付养老金的比例。共和党人称这会使政府的支出节余1300 亿美元,但奥巴马提出的规模是200 亿美元,民主党人很难接受让联邦政府员工承担如此高的负担。一些民主党领袖称他们会反对一项针对联邦政府员工的协议,它的分配比例不公。至少18 名共和党众议员也不同意这样的协议。不过,他们的理由是担心以削减支出为筹码换来节余不可行。他们正在起草写给博纳的联名信,表示支持保留自动减支不变的9.67 亿美元支出法案。
未来全球经济增长乐观,美国或成世界增长引擎
       尽管发达国家在过去五年内曾对全球经济造成拖累,但今年其整体却呈现出一系列回暖迹象:美国经济重现曙光,英国整体经济状况大幅好转,欧元区从史上最长的衰退中走出,日本也即将告别长达15 年的通缩时代。然而,与发达国家整体回暖成鲜明对比的是,原来的全球经济增长引擎———新兴经济体却疲态尽显。尤其是在今年9 月份前后,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受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预期的影响,开始出现股市、汇市双双下跌、资本外逃等冲击,对其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影响。在新兴市场国家失去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后,市场重新将希望寄予到发达经济体肩上。有分析人士表示,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出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新变化,发达国家将取代新兴经济体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然而,面对欧洲失业率攀高、日本明年消费放缓和美国财政僵局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又有部分市场人士担心发达经济体能否接住并拿稳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接力棒;如果其难担重任,是否会影响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纽约梅隆银行亚太区主席利格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发达国家现阶段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因素,但不妨碍其对未来全球宏观经济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利格思说:“目前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都在回暖的轨道上。其中,美国的经济增长是整个发达经济体的亮点,预计其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在美国和发达经济体的推动下,未来全球经济回暖仍将持续。”市场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将重新担起大国责任,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利格思赞同这一观点并分析称:“从以下三种迹象可以看出,美国或将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首先,即便美国在财政危机、政府关门的困扰下,其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商务部12月5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达到3.6%,比此前预估的2.8%有大幅上调。这是2012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单季最快的经济增速。记者观察到,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美国GDP环比折年率正在逐步回升,分别为0.1%、1.1%、2.5%和3.6%。尽管有市场分析人士担心,美国四季度经济会受库存拖累而放缓,但瑞银证券及多家分析机构则表示,美国四季度GDP增速在短暂回调后将持续上升,预计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更为乐观,并助推全球经济增长。“其次,美国的就业率不断提升,其最新公布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也是2007年以来首次达到30万以下。目前来看,其就业状况已恢复到经济危机前水平,这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最后,美国在过去五年内已经经历了去杠杆化的过程,并开始出现经济的上升和好转。以上三种迹象均表明美国的经济状况正在好转,并且仍有增长的潜力。”“此外,对于外界普遍担心的美国债务上限和预算纷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倒是觉得大可不必担心。因为这些其实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只需要白宫与国会的两党间达成政治共识就能够解决,所以,我认为这并不会对经济增长造成长期的影响。”利格思进一步分析称。综上来看,美国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尽管欧洲仍旧存在通胀偏低、失业率高企及内部分化严重等诸多问题,但利格思认为欧洲经济状况正在改善,并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他分析称:“虽然欧洲的整体复苏状况还不是很好,但是其已经出现了经济上升的迹象。目前预计,欧洲明年GDP的增长大约在1%左右,这比以前的GDP负增长已经好多了。所以,即便其GDP增速只是从负的1%到正的1%的变化,也有两个百分点的增长,这对全球经济将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利格思认为,日本经济增长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虽然消费税的征收可能会影响明年日本的经济复苏,但安倍政府也有减税的措施来预防消费税增长引发对经济的拖累。另一方面,‘安倍经济学’若真要对日本整体经济起作用的话,仍需要进一步的结构性改革。但是,目前来看,其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结构性改革还是未知数,所以日本明年的经济增长状况还需要打个问号。因此,我们对未来全球宏观经济发展持谨慎乐观而不是非常乐观的态度。但是,我们对未来全球整体经济状况是乐观的,并预计明年全球宏观经济增长应该达到3.5%左右,甚至有可能达到4%的水平。”利格思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