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五大央行观察
(1)美联储Fisher:美国无法承受违约的代价
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Richard Fisher说,随着提高债务上限的最后日期临近,如果发生债务违约,美国将无法承受其损失。
Fisher说,债务违约是“不可想象的”,一旦发生违约,“没有人会再次信任我们”。他说:“我深切地希望、并且我不认为我们会违约,但我们将逼近最后关头。”
美国政府关门已满一周,而距离10月17日融资能力耗尽的一刻也只有10天了。共和党坚持修改奥巴马医保法案,而奥巴马拒绝参与附加条件的政府关门和债务上限讨论。
Fihser说:“这是一个胆小鬼游戏,也是一个可怕的游戏。”
Fisher重申,美联储已经采取了足够甚至过多的行动来提振经济,而现在在抑制经济增长的,是国会。Fisher拒绝预测美联储何时会放缓QE。Fisher是FOMC的鹰派,但他今年在FOMC会议上没有投票权。
(2)魏德曼:流动性不代表政府监管的缺失
欧洲央行(ECB)执委魏德曼(Jens Weidmann)周二(10月8日)表示,欧元区政府不应指望欧洲央行替代其在银行资本重组方面所应发挥的作用,因为流动性并不能替代银行的资本。
在2014年欧洲央行开始监管欧洲央行监管各个银行前,欧元区的银行将会经历一次较密集的监控。此次财务审查将会发现这些银行的资本亏空,银行不得不从投资者手中融资。
魏德曼称,"保证银行的偿付能力不仅是欧洲央行的职责。央行的流动性规则并不能成为银行资本的替代品。"
欧洲央行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各大银行提供了1万亿欧元的长期再融资操作资金。这些资金可以为银行提供流动性资金,但是不能够保证每家银行都有足够的资本准备金。
(3)布朗兄弟哈里曼:预计英国央行决议按兵不动
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rown Brothers Harriman)分析师周一(10月7日)指出,10国集团(G10)的各家央行中,英国央行(BOE)是本周唯一有利率决议的,预计其将按兵不动。
该行分析师表示,鉴于英国央行的前瞻性指引,即便市场对央行首次加息的计划表示怀疑,但仍预计货币政策委员会不会改变当前立场;
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还表示,预计英国央行不会对其行长卡尼(Mark Carney)的新做法作出声明。
(4)日央行纪要:日本生产、收入和支出之间良性循环正稳定展开
日本央行周三(10月9日)发布9月4-5日政策会议记录显示,审议委员认为随着经济复苏,日本的生产、收入和支出之间的良性循环正稳定展开。以下为会议纪要内容:
一位委员称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应控制在2%左右;一位委员称日本核心CPI增长可能在未来停止;一位委员称需要密切关注日本物价是否是在脱离全球通胀趋势的情况下持续增长。
委员认为随着利润改善,资本支出开始增长;许多委员认为新兴市场的强劲程度足以抵御资本外流;一位委员对出口复苏疲软以及制造业活动低迷表示担心;委员认为日本的生产、收入和支出之间的良性循环稳定展开。
许多委员称日央行的宽松政策增强了长期利率的上行压力;一位委员称日债市场波动性将会增强;一些委员称需要关注不同的指标,比如市场流动性以及日债收益率。
所有委员均同意尽管美国面临财政压力,但美国经济仍将保持温和复苏;一些委员表示将密切关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的进展。
日本央行在9月4-5日的会议上调升对经济的评估,称日本经济正在复苏,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扩张性政策带来的正面影响正在扩大。日本央行央行还维持货币刺激政策不变。
(5)央行加大对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及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调整优化存量信贷结构的同时,更多地将新增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有效增加小型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对达到要求的小型金融机构继续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比大型商业银行低5.5个和6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规模小、涉农贷款比例高的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比大型商业银行低6.5个和7个百分点。此外,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扩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投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适合小企业需求的融资模式和信贷模式创新。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鼓励小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
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小企业新增贷款9073亿元,占企业新增贷款的37.4%,比同期大型企业新增贷款占比高19.8个百分点。6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比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2.3个和1.9个百分点。上半年,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农户贷款和农业贷款分别增加1.48万亿元、4505亿元和290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168亿元、860亿元和311亿元。
人民银行还不断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非常注重通过安排增加再贴现额度,增加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对小微企业签发、收受的票据和中小金融机构承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要求各分支行加大对辖内再贴现额度的调剂,按照涉农和小微票据的分布情况,优化再贴现额度的结构;加强对再贴现投向的监测考核,确保再贴现用于支农支小。6月27日,人民银行增加再贴现额度120亿元,进一步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投放。截至6月末,全国再贴现额度为1620亿元,再贴现总量中小微企业票据占比为45%。再贴现政策的实施对支持扩大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推进涉农金融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方面,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继续推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 “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适度竞争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大支农再贷款力度,增加支农资金来源。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9.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3.3个百分点。
同时,人民银行不断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层金融服务环境。推出银行卡支农惠农项目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业务,满足农民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在农村推广移动支付,解决农村地区物理网点不足等问题,提升农户金融服务便利性。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