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
全球 1/5 奶制品售往中国 欧盟奶商抢占中国市场
外媒称,欧盟牛奶生产配额限制一旦解禁可能会引发一波生产浪潮,大型奶厂会把生产率扩到最大,以此压低价格。而小型企业可能会在这场价格战中不敌阵亡。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
2013 年德国牛奶制品生产总值达到了近 120 亿欧元,乳品行业的销售额超过了 250 亿欧元。德国是全球第 5大奶制品生产国。全球最大奶制品出口地是新西兰,其次是欧盟和美国,澳大利亚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奶制品出口国家。
欧盟认为,对进口乳制品需求最大的国家依然会是中国,据悉,全球有 1/5 的出口奶制品都被运到中国。
纵观全球,世界三大乳业巨头是瑞士的雀巢集团、其次是法国的达能和拉克塔利斯公司。德国最大的奶制品公司是 DMK 乳业公司(Deutsche Milchkontor),营收规模达到了约 53 亿欧元,居世界乳制品公司排名第 13 位。
DMK 乳业公司新闻发言人科尔德斯(Hermann Cordes)向路透社透露了企业扩展计划:"我们过去三年投资了 5亿欧元用于扩建。"这笔资金包括在下萨克森州城里一家奶粉厂。这家厂子专门为欧洲以外的市场生产奶粉。另外他们在上海、莫斯科和马德里都开设了办事处。
科尔德斯表示,上海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为在中国市场立足进行前期准备。
面对一些奶制品生产者的雄心勃勃,农业专家、绿党人士黑斯灵(Martin Häusling)却持有谨慎保留的态度,他表示:"对出口的期望值过高了,我对这种预期并不认同。"
《世界报》报道也指出,由于紧张的政治局势,欧洲奶制品暂时不会出口到一个重要的销售市场——-俄罗斯。
另外,中国的顾客也不比之前的热情。就在去年,因为对本土奶粉质量的担忧,中国家长们还纷纷抢购德国奶粉,德国超市奶粉货架一度被扫空。不过现在这种现象逐渐放缓。
黑斯灵表示,中国正在给本土乳制品注入大量投资。欧盟也承认中国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很大。此外,欧盟奶制品的竞争对手也毫不示弱,新西兰和美国的生产量都逐渐上升。
德媒:中国继续在德国"采购"中型企业
德国《每日镜报》指出,金融危机并未降低德国企业的吸引力。中国继续在德国"采购"中型企业。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
该报指出,10 年前欧洲各地共有 34 家企业被接收,其中 7 家来自德国,而 2014 年被收购的企业数则上升至163 家,光是在德国就有 36 家。
报道称,中国人如此积极投入的原因相当多。“新一届中国政府希望继续鼓励中国企业在国外扩张,以提升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安永中国业务部负责人孙轶如是说。
报道称,过去中国人感兴趣的,往往是较默默无名,但是在其领域中是全球佼佼者的中小企业。孙轶称,投资者借此能接近汽车或机械制造等行业中的全球参与者。此外,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已经达到增长极限。“因此部分企业,特别是国企,决定延长其价值链,”该名顾问说。在国外进行收购,通常还能获得在相关领域扩张的良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