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欧洲经济金融

欧洲经济金融

1欧洲股票资产配置创6年新高新兴市场再遭减持

于美联储退出信号引发了今年夏天国际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恐慌情绪,全球资金纷纷掉头回归发达国家市场,尤其是过去几年一直处于萧条状态的欧洲股票市场重新吸引了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美银美林9月份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投资者对于欧洲股票的乐观情绪已经重返金融危机前水平,市场消化了新兴市场的抛售。而在美国逐渐削减债券购买计划之际,投资者正在从债券市场向股票市场转移资金。

该项调查显示,股票和债券配置比例的差距处于20112月以来的最大水平,也是调查有史以来第二大的差距。68%的投资者减持债券,是20064月以来程度最严重的减持,使债券和股票配置间的点差达到128个百分点。

除了债券市场遭遇减持,因监管机构加大对大宗商品业务的监管以及市场波动的加大,调查显示,投资者自6月起已逐步降低大宗商品的减持幅度。本月有16%的基金经理减持大宗商品,而7月份则为26%

对中国乐观情绪飙升

全球基金经理在本次调查中显示了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情绪飙升。28%的来自日本、亚太及全球新兴市场的基金经理认为中国经济未来一年将走强。而8月份的美银美林基金经理调查中,32%的受访者预计中国经济将持续疲软。

美银美林报告认为,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情绪飙升是新兴市场可能将在未来几个月复苏的一个信号,本次基金经理调查中,表示最希望减持新兴市场的投资者比例已经从8月份的29%降至21%

经过今夏的股市动荡,受访基金经理普遍表示,目前新兴市场股票资产的价格差不多是近10年来最具吸引力的。有36%的基金经理表示,全球新兴市场股票是所有地区当中最被低估或最便宜的股票,是20041月以来认为股票被低估的最高受访者比例。

日前,摩根士丹利亚太联席CEO孙玮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就表示,尽管亚太新兴市场受美联储削减购债规模影响市场遭受一定程度的动荡,但国际投资者并未彻底撤离新兴市场,多数是持币观望;而且孙玮强调,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因为健康的基本面和稳定的经济增长将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欧洲股票配置再创新高

自今年5月份以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逐渐稳定以及新兴市场动荡加剧,投资者对欧洲股票市场的兴趣增加。

9月份美林美银基金经理调查显示,36%的全球资产配置人增持欧元区股票,该比例在8月份上升的基础上继续翻倍,8月份基金经理调查时该比例为17%12%的资产配置人则增持英国股票,为历史新高。欧元区股票的配置比重已经创下2007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27%的投资者表示,欧元区是未来12个月他们最愿意增持的地区——这也是2007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新兴市场的动荡是引发投资者转移投资兴趣的重要原因,7月份时仅有2%的投资者愿意增持欧洲股票。

但此次调查中,半数受访者认为欧洲经济更为强劲的增长是最有可能解决该地区债务危机的方案——相比仅有19%的受访者相信欧洲央行引领的刺激举措是主要解决方案。而在7月份时,仅有30%的受访者相信欧洲可能促使经济走出债务危机。

尽管对欧洲的乐观情绪重燃,但现金占总投资组合却已升至4.6%的平均水平。增持现金的资产配置比重已经上扬。80%的投资者认为全球经济未来12个月增幅将继续低于趋势水平。

美银美林全球研究部首席投资策略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表示:投资者的现金水平依旧高企,因为对债券市场的担忧超过了对股票市场的欲望。

欧洲投资策略分析师John Bilton表示:对欧洲经济的信心非常强劲,且尽管欧元区股票市场已经大幅反弹,发达国家市场依旧是最具价值的投资选择。

共有236位基金经理参与了本次从96日至912日进行的调查,他们管理的资产规模达6890亿美元。其中共有172位参与了全球调查,他们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5180亿美元。另有123位参与了地区调查,他们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2720亿美元。

2英国全款买房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英国全款买房的比例已达到超过三分之一的创纪录水平,凸显房产市场的双速复苏,并给有关债务催生新泡沫的担忧带来问号。

本周有报道称,英国房价已超过2008年峰值。在此之际,上述披露令政策制定者面对更复杂的局面,他们正就房价反弹是否对英国经济构成系统性风险展开辩论。

英国地产经纪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和房地产研究机构Hometrack为英国《金融时报》编纂的住房物业交易研究显示,过去一年里全款购买的住房总额达830亿英镑,而交易总额为2370亿英镑。

这意味着全款购买占销售总值的35%,金融危机之前的几年里,该比例为10%15%,凸显抵押贷款融资所扮演的角色下降。

股权支出的总额(包括抵押贷款首付及现金)目前达62%,远高于历史平均(不到50%)。

这一趋势以伦敦为首,仅在过去三个月里,投入伦敦房地产的现金支出就达90亿英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外买家,包括新加坡、中国内地和香港。面对超低银行储蓄利率的英国投资者,也被相对较高的房租收益率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