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不平凡历程 共商中国财政金融学科建设大计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中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与学科建设研讨会”成功举行

9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中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美丽的南海之滨海南三亚举行。来自国内财政金融学界近50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畅所欲言,通过轻松和谐的对话方式,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不平凡历程,探究诸多困扰学界的财政金融谜团,共商中国财政金融学科发展大计。

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陈共教授、周升业教授和安体富教授,厦门大学张亦春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曾康霖教授,辽宁大学白钦先教授等学界泰斗,以及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教授,武汉大学副校长吴俊培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国强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宋逢明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曹凤歧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锡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杜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教授,张杰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教授,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寇铁军教授,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邢天才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院长宋清华教授等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出席会议。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杰教授主持会议并阐述会议背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致辞并带来了纪宝成校长的问候。他指出,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财政学和金融学的发展历程,是为了给历史一个交代。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科能有今天的发展和成就,首先要感谢兄弟院校在过去三十年的关心、支持和照顾,特别是老一代专家学者言传身教、倾心呵护,让我们倍感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随后,会议进行分组讨论。财政学科组与金融学科组的与会专家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困扰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与学科建设的核心难题纷纷发表各自看法,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黄达教授以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线索引入话题,讲述了货币银行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发人深思。周升业教授集中谈了如何发展金融学的问题;张亦春教授认为学科建设如何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制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最关键的问题;曾康霖教授提出财政金融学科的改革应该提倡弘扬民族精神;白钦先教授呼吁应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意志以及国家利益、战略认同出发,重新考虑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战略和学科发展思路。财政学科组的讨论同样气氛热烈,见解纷呈。

分组讨论期间,正值神州七号航天员出舱,会议特别安排休会集体观看了现场直播。与会专家纷纷表达了对神州七号的祝福,同时也赞叹祖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最后,吴俊培教授、王广谦教授分别代表财政学科组与金融学科组将各组的讨论结果向大会做了总结。吴俊培教授指出,财政学科的定位要基于对财政、公众、政府和国家关系的重新理解,也要依据现有的社会分工明确财政学科建设的方向,大学必须通过理论创新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并通过非功利性定位实现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王广谦教授指出,在学科建设上不应该出现课程上的众多重叠与重复,应该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而教学是基于教材的,重中之重就是规范教材与教程。

招待晚宴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教授代表主办方致答谢辞,对与会嘉宾参会并发表真知灼见表达了最衷心的感谢。

此次会议,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财政金融学体制改革以及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许多关键问题上取得共识。此次会议对我国今后的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学科建设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