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论坛:税制结构与要素收入分配
2009年12月31日,财金学院于明德主楼714举办了财税论坛第16次报告会,出席报告会者包括岳树民、朱青、刘晓璐、吕冰洋等教师和一些博士硕士研究生,财金学院教师吕冰洋报告了论文“税制结构与要素收入分配”。
我国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要素收入分配中劳动要素收入份额迅速下滑,而资本要素收入份额逐渐上升。国内许多学者对此从各个角度进行解读,但是较少从税制结构角度研究其对要素收入分配影响的。本文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探讨了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制结构对要素收入分配影响的一般规律,并运用一般均衡分析得出结论:征收劳动所得税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征收资本所得税导致资本收入份额降低,征收商品税同时导致资本和劳动收入份额降低,降低幅度与要素产出弹性正相关。第二部分本文运用数值进行计量检验,得出结论:我国流转税因累退性强、存在重复征税等因素,使得流转税对劳动要素收入份额影响程度高于资本要素;所得税对要素收入分配有明显影响;现行税制结构通过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扩大了经济中供求失衡局面。总之,在税收高速增长背景下,现行税制结构是我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变动的重要原因。
各位老师就此论文进行讨论,对本文的变量选择以及结论的完善给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