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中国经济金融

 

险资运用内控指引出台 股票投资标准和流程明确

   

  为进一步规范保险资金运用行为,推动保险机构提升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建设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近日,中国保监会印发了《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Guidance for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InsuranceFunds,简称 GICIF)及《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 - 3 号)(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采取“总指引+配套应用指引”形式,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总指引明确了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目标、原则和基本要素,并围绕资金运用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要素,明确细化了关键控制点及主要控制活动等。二是配套应用指引主要针对保险资金具体投资领域的内部控制建设,主要包括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投资研究与决策控制、投资执行控制、投资后管理等重点环节内部控制标准和要求。首批发布的配套应用指引包括《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 号—银行存款》《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2 号—固定收益投资》以及《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 号—股票及股票型基金》。

  在首次发布的《应用指引》(第 1 - 3 号)中,分别对银行存款投资、固定收益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投资的关键环节制定了内控标准和流程,将有效防范上述投资领域的主要风险和问题,比如股票投资领域的资产配置风险、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风险等问题。

  在发布《指引》的基础上,中国保监会进一步强化了对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建设的监管工作,要求保险机构聘请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开展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专项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作为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要件、资金运用创新业务试点审慎性条件以及保险资金运用内控与合规计分评价事项。

   保监会表示,《指引》有利于提升全行业保险资金运用内控水平、风险管理能力和合规意识,促进保险机构合规经营,稳健投资,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有利于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将内部控制审计结果作为监管依据;有利于发挥审计等社会中介组织对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

  近期险资在 A 股风头正劲,千亿资金扫货的凶猛势头不仅让市场为之侧目,也令监管层开始重视风险管理。

  保监会表示,《指引》的发布是贯彻落实中国保监会“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监管思路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求的重要举措,既有利于提升保险机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有效防范资金运用风险,又有利于深化保险资金运用改革、丰富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工具,推进建设现代化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体系。下一步,中国保监会将根据市场和监管需要,丰富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配套应用指引,不断完善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体系和标准。

  而就在上周五,保监会刚刚发布印发《关于加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审慎性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设定标准划定了需要提交压力测试报告的公司范围,并且要求公司进行规定情景下的资产配置压力测试。保监会将对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和压力测试情况进行审慎性评估,并视情况采取监管措施。

 

“一带一路”新突破:中国正式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在官方网站宣布,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EBRD)理事会已通过接受中国加入该行的决议,在履行国内相关法律程序后,中国将正式成为该行成员。 12 1 5 日凌晨,央行官网文章发布了上述消息。文章指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于 1991 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是欧洲地区最重要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之一。中国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将有力推动我“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为中方与该行在中东欧、地中海东部和南部及中亚等地区进行多种形式的项目投资与合作提供广阔空间。中国加入符合各方利益,是互利共赢的选择。

  中国成为该行成员后,将履行成员义务,积极参与该行事务,并加强与该行及其他成员在经验分享、联合融资和发展援助等领域的合作。中国在 10 月正式提出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申请,该银行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汉斯·彼得·兰克斯此前表示,将积极考虑中国加入该行的申请,并预计将在 12 月中旬作出最后决定。

  在正式成为该行成员之后,中国将持有该银行象征性的股份,但不会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运营国。但加盟该行仍将为中国向基础设施以及“一带一路”等项目上的其他投资开辟新的渠道,促进中国与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对接。

目前,欧盟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和 64 个国家在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中拥有股权,其中最大持股者为美国,其次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法、德、意、日、英在该行的持股比例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