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金融
美媒:美国减缓财政紧缩步伐或更利于经济增长
由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史蒂文•彭宁斯(Steven Pennings)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埃丝特•佩雷斯•鲁伊斯(Esther Perez Ruiz)共同发布的一份新工作报告显示,快速大幅增加税收、削减开支,比长期推行同样规模的政策更具破坏性。描述财政政策主要依据‚乘数‛,即假设给定税收或支出的美元变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乘数越大意味着变动越大。该工作报告研究了1978 年-2009 年期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7 个经济体的63 个‚调整事件‛乘数,期间各国采取增加税收,削减开支,或者两者并存的政治决策。彭宁斯和佩雷斯•鲁伊斯发现了如何衡量紧缩速度和稳定性。由于63 个调整事件属于小样本,他们谨慎地报告了紧缩速度与乘数的相关性——两者并非因果关系——从而得出了结论:虽然很难确定准确的最佳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数年稳步调整的方式可能降低财政整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长期的收缩可以减轻整个商业周期的负面影响,且部分证据表明,经济衰退期的紧缩财政政策可能导致较高乘数。这一结论具有理论可行性,但改革疲劳或复苏紧迫感降低等政治经济因素,可能导致难以长期维持紧缩进程。
实现较大变动需要长期信任,需要彼此认同的两党。美国政党缺乏这种信任,欧元区国家也缺失这种信任。强国们担心,即便实施救助方案,也只能迫使弱小国家改变政策。因此,强国们采取的不是稳步持久的紧缩政策,而是政治上可行、更具破坏性、短期大幅的政策。
QE3 逐渐结束,美国经济被指进‚哀叹时代‛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11 月23 日报道,曾掌管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盖尔 福斯勒女士近日表示,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复苏的势头一直低迷,进入了一个‚哀叹时代‛。零利率政策的应用期限不断延长,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显示它们仍持有大量现金,但经济恢复仍然缓慢,并且各家银行因不愿承担风险而控制放贷。经济进入了‚哀叹代‛,原因之一是中产阶级不理解为什么富有阶层从他们的资产中获利,而贫困阶层依赖于公共资金的扶助。福斯勒女士表示,1970 年,85%美国人的收入来源于他们的工资,仅有15%美国人的收入是来源于股票、债券或其它财产投资获利;但目前,靠工资生活的人仅占68%,有32%的人不是从财产投资中赚钱,就是靠公共福利计划过活。另一个原因与退休人口有关。随着世界上年龄超65 岁的人纷纷退休,随之带来的养老需求‚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耗光家庭金融资产的增长数额‛。福斯勒女士估算,2020 年后,‚退休金的资金需求将超过金融资产的年回报,并拉低家庭金融资产的总量。问题仅在于降低的幅度有多大。‛还有一个让人们哀叹的理由,就是华尔街的自私自利和自我谄媚。福斯勒女士指责,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来监管华尔街是‚不合时宜的‛,因为‚要求公开的信息太多,即使是监管者和经验丰富的投资人也没法整理‛。此外,福斯勒女士预测,随着美联储开始‚逐渐减少‛量化宽松规模,利率上升中将存在不稳定因素,投资者的资产计价也有可能降低。同时,美联储主席提名人珍妮特 耶伦计划在货币政策方面实行‚前瞻指引‛政策。
福斯勒认为这将对华尔街和对冲基金带来不正当的利益,而使得金融市场再次产生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