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韩国政府 30 亿元三年期熊猫债定于 12 15 日发行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8 日披露的公告显示,韩国政府将于 12 1 5 日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 30 亿元三年期人民币债券。债券销售净收入将归入韩国外汇平衡基金,并主要用于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资产运营,必要时将资金转入韩国境内,并为韩国人民币市场提供流动性。这将是韩国在华首次发债,也是首个境外主权国家在华发行“熊猫债”。

  央行称,此次韩国人民币主权债券的注册发行,是今年 11 月李克强总理访问韩国期间两国达成的金融合作成果之一,将进一步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品种,促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也有利于加强中韩金融合作、深化中韩经贸关系。

  韩国本次人民币主权债券发行面值共计 30 亿元,期限为 3 年,每张面值为 100 元,发行对象为中国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投资者, 12 1 7 日起在银行间市场流通转让。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给予债券 AAA 评级。

  公告显示,本次人民币债券销售的净收入将归入根据《韩国外汇交易法》设立和管理的外汇平衡基金,并主要用于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资产运营,必要时将资金转入韩国境内,并为韩国人民币市场提供流动性。

 

上海自由贸易区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近万亿元

    

  7 日,数据显示,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各类境外融资累计发生共 1150 亿元,其中,企业境外人民币借款260多亿元,累计有218家区内企业发生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资金池收支总额达到3400多亿元;同时自贸试验区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建设也得到了稳步的推进。

  据介绍,自贸试验区第五批金融创新案例有 12 个,其中含 4 个科技金融创新案例,分别在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以及跨境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在利率市场化创新方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自贸试验区跨境同业存单发行、交易与信息服务。中贸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俞北华称,该创新有利于完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利率定价机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促进全球人民币资金在上海集聚,加强自贸试验区金融市场与境外人民币市场的联系,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跨境金融服务创新方面,俞北华介绍,这项创新主要包括自贸试验区内证券公司跨境借款、自贸试验区多品种混合银团贷款、FT 跨境理财业务。

   除此以外,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方面也做了创新。上海银监局在全国首创银行业务创新监管互动机制,针对法规未覆及、法规不明晰、政策无操作细则的领域,设立绿色政策通道,允许上海自贸试验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就拟先行先试的非行政许可类的新产品、新业务,通过“自主申请、监管指导、个案突破、持续评价”的方式,有条件率先试点。

  同时,上海自贸区也针对科技型企业在综合金融服务模式、科技金融、金融市场方面进行创新。最后,俞北华表示,下一步,要继续支持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做好服务和配合工作,特别是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金改“40 条”的落地实施工作,不断深化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不断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努力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