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深圳前海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启动

 

3 9 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共同举办前海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启动仪式,正式发布了前海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实施细则,并对银行及企业代表共 120 余人进行了政策辅导。据悉,前海怡亚通、首创环境、五矿供应链、华讯方舟等 4 家试点企业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合作,办理了首批外债试点业务,签约金额共 1.3 亿美元。试点主要内容包括统一中外资企业外债管理方法,对区内非金融企业借用外债实行比例自律管理,要求外债余额不超过上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 2 倍;中资非金融企业办理外债签约登记时,其全部负债(含当次外债签约额)不超过其总资产的 75%;区内企业借用的外币外债资金,可按规定结汇使用。

 

外媒称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有望年底前推出

    

据路透社 9 日消息称,备受期待的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hina International Payment System,简称CIPS)已经准备就绪,可能最早在 9 月或 10 月推出,该系统将促进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CIPS 已经选定 20家银行参与测试,其中 13 家为中资银行,其余为外资银行分支。系统或将在 9 月或 10 月正式推出,取决于测试结果和准备情况。

该系统将连接境内外直接参与者,处理人民币贸易类、投资类等跨境支付业务;且能覆盖主要时区(亚、非、欧、美)人民币结算需求,业务处理时间将由过去 8 小时提升至 17 小时。该系统将成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的快速通道,将取代现有的由各种网络平台拼接起来系统,并且将支持无障碍的人民币交易,可极大的促进人民币国际化。2014 年以来,中国与欧洲和亚洲多个金融中心签署了人民币结算协议,突显出支付体系的重要性。

 

广发银行推出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

 

近日人行发布《关于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将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从上海自贸区扩展到了全国范围。广发银行抓住政策东风,推出同业领先的跨境人民币资金池方案,为跨国企业提供更自由、灵活、高效的跨境资金结算及投融资服务。

目前集团企业在跨境资金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三大需求:一是企业对集中和自动化管理跨境贸易与结算的需求。二是对于跨境资金的流动性要求,包括境内形成的过剩资金向海外投资发展的需求,以及境内企业充分利用海外资金的需求。三是对于外本币自由汇兑的需求。此前一些境内企业已经建立了国内资金池业务,但是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大,仍存在一个迫切的需求:将资金池进一步扩展成为日常跨境现金管理的平台,同时在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建立境内外的投融资机制,成为一个有双向意义的资金池。

根据人行最新规定,跨国企业集团出于自身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可以通过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产品,在一定的净流入额度内,实现境内外非金融成员企业之间资金的自由调配。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政策不仅打通集团企业境外资金合规入境渠道和降低集团综合融资成本,集团还可通过人民币资金池调剂境内外盈余资金,提高内部资金运用效率。资金池内成员企业共享盈余资金,可以减少利息费用支出,从而实现资金收益最大化。该政策因此深受跨国公司和“走出去”企业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