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全球五大央行观察

全球五大央行观察
       美联储2014年展望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进入了领导层换届的2014年,并就美国经济逐渐强劲的情况下如何退出一些宽松货币政策展开争论。如果一切都按照决策者的计划发展,那么耶伦(Janet Yellen)将很快接替伯南克(Ben Bernanke),成为美联储主席,并将迅速面对诸多挑战,包括指导美联储政策、在意见不易统一的政策委员会内部建立共识以及磨练她的公共沟通技巧。美国参议院计划1月6日对耶伦的美联储主席提名进行投票表决。预计她能获得提名确认,并于2月1日正式履新。在伯南克任美联储主席的八年期间,世界经济动荡不安。1月28至29日,他将主持召开今年美联储第一次政策会议。他在美联储的任期到1月31日结束。美联储官员将在政策会议上辩论,是否要继续缩减购债计划。该计划旨在压低长期利率,提振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去年12月,美联储决定从今年1月开始,将每月购债规模从850亿美元减至750亿美元,理由是美国经济前景日渐光明。那次会议后,伯南克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美国经济像美联储官员预想得那样持续好转,他们可能会在每次政策会议上削减100亿美元的月度购债规模。但他强调,这不是一个预设好的过程。如果经济数据令人失望,那美联储可能会在某次政策会议上维持购债规模不变。如果经济复苏的步伐快于他们的预期,可能购债规模的削减幅度会增大。美联储决策者对购债计划的利弊仍持不同看法。该银行决策委员会有投票权的成员、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Boston Fed)行长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在去年12月的会议上就提出了异议。他认为,美国失业率仍居高不下,通胀率远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这个时候缩减购债计划为时过早。美联储决策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从一开始就反对这个计划,他们质疑该计划的价值,担心此举可能会加剧通胀或金融不稳定性。到3月耶伦主持她就任美联储主席后的首次会议时,就又有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炉。如果数据呈现出的经济形势更加明朗,促使官员达成协议对耶伦而言可能较为容易;但如果数据面依然模糊不清,耶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耶伦和她的同事面临得另一个政策问题是确保美联储的宽松货币计划不会引发新的金融泡沫,同时避免因过快退出刺激政策而对经济造成危害。2014年美联储还将吸收一些新的成员。预计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将提名原以色列央行(Bank of Israel)行长费希尔(Stanley Fischer)担任美联储副主席。政策委员会中目前还有一个职位空缺,预计2014年至少还将出现一个新的空缺。克里夫兰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也在物色新行长,接替将于2014年初卸任的Sandra Pianalto。一旦政策委员会就行动计划达成一致,耶伦将负责向市场、国会和公众解释美联储的政策和思路。她自2010年起担任美联储副主席,在此之前的六年担任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San Francisco Fed)行长,因此具有公开讲话的经验。但她更喜欢经过认真准备后的发言,而不是即席的公开讲话;此外,在担任美联储副主席期间,她不必向国会发表证词。作为美联储副主席,耶伦并未召开过新闻发布会,但预计升任主席后她将延续伯南克的脚步,继续保留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做法。至于耶伦是否会延续伯南克在美联储沟通方面开创的其他先例仍有待观察,如接受电视采访,在通过网络播放的一系列演讲中回答学生问题。投资银行Keefe, Bruyette & Woods Inc.驻华盛顿分析师Brian Gardner表示,更广泛一点说,耶伦与所有美联储候任主席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建立自己的公信力。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时是这样,格林斯潘接替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时也是如此。他说,接替一位几次连任并享有很高声誉的官员,任何人都会有压力。他说,耶伦未来需要确立自己的公信力、姿态和声誉。做到这一点没有捷径,只能靠时间。
       欧洲央行议息会议料将按兵不动 但压力渐增
      欧洲央行(ECB)将于周四(1月9日)举行2014年第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同时也是拉脱维亚自今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元区以来的首次会议。该央行预计不会在此次会议上部署“强力火炮”,但经济学家警告称,要求央行采取更多行动的呼声可能会在今年增多。经济学家预计欧洲央行此次不会有任何降息动作,或者宣布进一步的刺激措施。他们认为,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Mario Draghi)料将在周四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采用中性措辞。德拉基此前曾表示,继11月欧洲央行降息至0.25%的纪录低点后,决策者们认为“没有立即采取行动的必要”,并看到经济逐步复苏的迹象。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的分析师Michael Schubert称,虽然附有条件的长期贷款、资产购买和负存款利率已经被当成可能的政策工具进行了讨论,但目前无需采取这些举措。Schubert表示,欧洲央行认为不存在通缩风险,而近期经济指标再次印证该央行“经济逐步复苏”的观点,观望立场可能与此有关。他说:“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德拉基将只会再次强调欧洲央行准备好采取行动。”斯皮罗主权策略公司总经理Nicholas Spiro称,德拉基将会采用他最擅长的套路,“维持温和的基调,坚称欧洲央行仍有可支配的‘强力弹药’,但暂时不会采取进一步政策行动”。欧洲央行年内首次政策会议料将按兵不动,但压力渐增。
庆贺之时尚未到来在经历了数年蛰伏之后,欧元区似乎已摆脱欧债危局对其的不良影响。已衰退两年的欧元区经济预计能在2014年恢复增长,而处在欧债危机风口浪尖的希腊亦有望实现六年来的首次经济扩张。不过,在欧洲央行管委会周四开会时,德拉基也不会有心情为之庆贺。他面临拿着有限政策工具支持经济增长的艰巨任务,而欧元区失业率仍处于纪录高位,公共和民间债务也依然很高。欧洲央行不得直接购买政府公债,因此无法效仿美联储(Fed),不过欧洲央行可以寻找在二级市场从银行手中购买债券的办法。
大和资本市场(Daiwa Capital Markets)经济研究部门主管Chris Scicluna称:“各项调查暗示经济复苏在第四季度持续,这势必是在德国的带领下,但欧元区大部分外围成员国也出现了温和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大可不必感到恐慌。”但数据显示,去年11月欧元区面向私营领域的贷款大幅减少,创下20多年前有纪录以来的最大年率降幅,这暗示欧元区要想实现预期中的全面经济复苏并非易事。欧洲央行上周五(1月3日)公布,11月面向私营领域的贷款年率下降2.3%,10月为下降2.2%。分析师表示,年率降幅扩大导致欧洲央行采取进一步措施刺激借贷的压力加大。环球透视(HIS Global Insight)首席欧洲经济学家Howard Archer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令人担忧的是,依然鲜有迹象表明银行面向欧元区企业贷款的趋势有任何改变,这使得欧洲央行采取措施的压力增加。”尽管Archer认为欧洲央行周四不会宣布任何新的刺激措施,但其预计该央行将在“2014年初的几个月”有所行动。欧洲央行可能会实施更多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以促使银行向企业和消费者放贷。包括Archer在内的经济学家表示,另一轮LTRO很有可能会特别针对促进银行放贷。德拉基此前表示,若展开另一轮的LTRO,则其不会用于购买政府债券。此外,在欧洲央行会议前,周二(1月7日)将有欧元区通胀数据出炉,该数据料将显示尽管部分疲弱的经济体出现通缩风险,消费者物价依然持坚的情况。周一(1月6日)公布的对欧元区服务业的调查有可能显示,该行业以相对稳健的基调为2013年画上句号。

英国央行或调整货币政策指引
       英国央行将于9日公布最新货币政策。据路透社4日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分析师认为,英国央行可能会下调失业率为7%的加息门槛。此前该行表示,只有失业率触及7%才会开始讨论加息问题。最新调查显示,41位分析师中有13位认为,英国央行将需要在加息前下调7%的失业率门槛。欧洲研究机构Investec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肖表示,“我们预计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本周将同意修改指引,其中也许会包括调低失业率门槛,或表明低于7%的失业率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工资增长仍保持在较低水准。”最新数据显示,英国经济复苏动能强劲。而近期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房地产行业表现也非常好。2013年12月份英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7.3,创两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全英房屋抵押贷款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英国Nationwide房价指数月率增长1.4%,创逾四年以来最大涨幅,年率增长8.4%,创2010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两项数据增幅均超过预期。英国抵押贷款机构Halifax预计,2014年英国房价将增加4%至8%。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称,该行将一直在关注英国房产市场的走势。研究机构德利万邦七国集团(G7)市场经济负责人列那·科米列娃表示,“考虑到英国房价、消费者抵押贷款债务和工资间存在的差距正在拉大,英国经济存在陷入泡沫经济的风险。想要消除这样的风险,企业须提高投资和生产水平,并开始在未来几个季度提高国民的实际收入。”
       日本央行2014年展望:关注是否追加QE,消费税提高构成挑战
       对于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而言2013年是一个好年份。安倍晋三去年春季挑选黑田出任日本央行行长,并要求他肩负起带领日本走出持续数十年通缩的使命。8个月后日本出现了温和的通胀,企业信心创下6年来最高。这要归功黑田倡导的超宽松货币政策。2014年将是对黑田东彦最大的挑战。4月份安倍晋三政府就将把消费税从5%上调至8%,这很有可能将遏制日本家庭的消费和经济复苏的趋势。许多分析师预期日本央行将追加资产购买规模,以对冲增税造成的负面冲击。但是日本央行这么做必须巧妙的做出平衡。
WSJ认为如果日本央行追加QE,那么它必须足以支撑市场对日本经济增长和更高通胀的预期。黑田东彦已经说过要让人们相信价格会上涨,这对于日本央行达到2%通胀目标极为关键。黑田东彦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还必须让日渐分裂的日本央行理事会继续保持团结。尽管9名理事一直投票支持当前货币政策,其他4人近期表示怀疑2年内实现2%通胀目标,他们认为这个目标过于乐观。
        中国央行2014年政策展望:需升级“攻防体系” 但阻力很大
        2014年,中国央行需要升级“攻防组合体系”。在进攻方面,尽管周小川已经超过了65岁的退休年龄,中国最高决策层仍让他第三次担任央行行长。周小川的任务很明确:将中国前任领导人未竟的改革计划付诸实践。周小川常说,要将中国的金融系统更加市场化。这意味着落地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让银行存款利率和外汇汇率随市场波动,并允许货币更自由地出入境。这些改革将有助于中国形成消费拉动型的经济,这也是中国领导人长期以来的期望。被称为“周小川第二”的外管局局长易纲去年12月接受财新采访时也表示:“有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他们需要服装、笔记本电脑、化妆品等进口商品”。在采访中,易纲阐释了为什么人民币走强将有助于中国经济。他承认的出口问题是阻碍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因素:“因为出口企业的声音比较大,而得到实惠的老百姓以及间接的受益方是沉默的大多数。”事实上,央行寻求的每一项重大变革都受到了强大的阻力。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它们从现有体制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目前,政府隐晦地暗示将保证它们的“健康”,允许银行通过低存款利率来获利。在防守方面,央行必须决定如何抑制中国膨胀的债务。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的债务飞速增长,让国内外经济学家都担心信贷泡沫最终将会影响到欧洲、美国和其他亚洲国家。首先,央行必须决定做什么:是提高利率,还是加强对信托等所谓影子银行的监管?无论央行如何决定,最终都会将方案提交中共最高决策层。和美联储等其他央行不同,中国央行并不是独立运作,它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政策咨询机构。但是,要让决策层接受一个放慢信贷,并有可能减缓整体经济增长的方案绝非易事。决策者们会担心经济放缓将导致失业、社会动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