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毕绘昕做客黄达—蒙代尔讲堂:Sovereign Risk and Fiscal(IN)Attention:A Look at the US State Default in the 1840s

  5月9日14:30,来自美联储堪萨斯分行的高级经济学家毕绘昕女士做客明德主楼801黄达-蒙代尔讲堂,并作了题为“Sovereign Risk and Fiscal (In)Attention: A Look at US State Default in the 1840s”的学术演讲。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瞿强教授主持讲座。

  演讲正式开始之前,瞿强教授向在座的师生介绍毕绘昕女士,毕女士毕业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2015年曾就与加拿大央行担任经济学家,现就任于美联储堪萨斯分行。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主权债务和可计算经济学。

  讲座伊始,毕绘昕女士首先从欧债危机的现实情况出发,从财政政策与主权债务收益率的关系、投资者行为在主权债务危机中的变化以及欧元区内各国主权债务收益率差异这三个视角,提出了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比1840年代美国债务危机与当前欧债危机的异同,毕绘昕女士指出对于前者的研究,有助于解释回答上述三方面问题。

 

 

 

 

  接着,毕绘昕女士对比了美国各州在债务危机前的货币政策,并发现发生的州的货币政策普遍较为乐观、积极,与未发生债务危机的州的货币政策较为谨慎保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各州货币政策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各州债务收益率在危机前却不存在显著差异。只有在危机爆发后,各州债券收益率才出现利差。针对这一异象,毕绘昕女士从媒体关注度以及投资者行为两方面提供了实证证据。

  针对媒体对财政政策的关注度,毕绘昕女士结合新闻关键词搜索,建立了相关指标,并基于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证明了媒体确实在债务危机区间增加了对于各州财政政策的关注度。同时,针对投资者行为,毕绘昕女士构建了计量模型,指出投资者只有在债务危机中才会对于财政政策的媒体报道做出反应。

  毕绘昕女士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对投资者行为做了解释。遵从Sims(2003)提出的处理信息存在成本的设定,毕绘昕女士论证了理性的投资者在债务危机时期投入更多的成本处理财政政策相关信息,而在不存在债务危机的平稳时期,更少的关注财政政策。

  在演讲的结束部分,毕绘昕女士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了媒体在危机期与非危机期对财政政策报道强度以及投资对财政政策关注程度的改变,对美国1840年代债务危机前后各州债券价格变化的解释力。

  在现场提问环节,老师们和同学们针对计量模型的内生性、理论模型中处理信息成本的设定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毕绘昕女士一一作了详细解答。

  最后,财政系李戎老师作总结性发言,他再一次感谢了毕女士的精彩演讲,评价此次讲座对在场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教师都很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