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承办的“国际房地产金融讨论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801会议室成功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出席会议并代表学校致辞。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ss商学院的Robert Edelstein教授,剑桥大学土地经济学院的Colin Lizieri教授一行,康奈尔大学Daniel Quan教授一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教授,副院长何平教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应用金融系主任汪昌云教授,国际货币研究所向松祚副所长、货币金融系副系主任张成思教授,应用金融系汤珂副教授和刘晓龙老师等众多国内外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围绕国际国内房地产金融展开了深入地交流和讨论。
杨慧林副校长首先就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讨论的主题等发表致辞。他分析和评价了当前国际房地产市场及中国现阶段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情况和前景,并对本次研讨会的现实意义予以肯定。
本次会议从学术角度分析了房地产金融领域的相关问题。会议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汪昌云教授主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ss商学院的Robert Edelstein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向松祚副所长、剑桥大学包晓辉副教授分别围绕21世纪的房地产市场全球动向、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以及住房幸福感与社会比较进行演讲,随后中外学者围绕这些议题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和交流。
午餐过后,由来自康奈尔大学刘鹏副教授主持会议第二单元。中国人民大学张成思教授首先就中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演讲。接下来,康奈尔大学的Daniel Quan教授围绕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了介绍和展望。最后,剑桥大学的Colin Lizieri教授对全球各大城市在金融危机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展开演讲。针对这些学术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深入交流。
短暂休息后,来自剑桥大学的包晓辉副教授主持了会议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中,来自康奈尔大学的刘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刘晓龙老师以及剑桥大学的Jamie Alcock副教授,分别就大家关注的美国房地产信托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融资、中国房地产的土地拍卖制度、以及房地产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了精彩演讲,并同在场学者们分享和交流相关方面的学术观点。
最后,会议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国际房地产金融讨论会”就房地产金融领域的现状、问题及前景展开讨论,通过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探讨与交流,推动了学术友好合作与进步,对动员国际力量共同面对房地产金融领域的问题、促进房地产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