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

全球五大央行观察

1)美联储退出QE威胁整个经济

Sheila Bair曾担任2006-2011年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主席,她在FT上撰文称,随着美联储退出QE,美国经济将很快迎来“暴风雨季节”。

对于美联储削减QE计划的影响,Bair用了这样一个比喻:

我们在6月份看到了“一道闪电”,当时仅仅是因为伯南克表示央行可能会在秋天削减QE,股市就下跌了659点。那么,当一个购买90%净发行新债的买家宣布可能停止买入时,你能对市场反应有什么期待?

美联储定于本月17-18日召开FOMC会议,市场预期本次会议将宣布削减QE

由于预期美联储很快削减QE,新兴市场已遭遇大量资本外流,其货币和股市均出现大幅下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大幅飙升,目前处于3%下方附近,而5月还在1.6%水平。

Bair说:

新兴经济体已经迎来了雨天。

Bair担心,美联储重归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道路充满挑战,美国大银行可能受到极大冲击。她这样写道:

利率最终重返正常化将受到储户和市场的欢迎,因此前利率被美联储扭曲。然而,正常化之路将是充满挑战的,特别是对美国大银行而言。很难预测其带来的冲击。美联储上次买入3.4万亿美元债券来压低长期利率是在什么时候?对的,之前没有过。

大银行将从回归正常化之路中获利。波动市况下交易活动的增加,将帮助提高它们的投行部收入。贷款利率上升,将有利于它们的商业银行收入。但下行风险也真实存在。

随着利率的上升,大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低收益债券都将面临市值损失,在新的资本规定下,这将侵蚀它们的资本基础。今年第二季度,由于利率上升,四家最大银行持有的国债和MBS价值已减少130亿美元,其中美银损失最大。在某种程度上,利率上升也使得银行需要支付给储户的利息增加。

Bair说,如果经济转为下行,就像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试图使利率正常化之时一样,银行业仍有可能把美国拉入新一场衰退。她说:

银行业目前的安全程度仅略高于2008年危机前。金融体系改革工作仍在推进中……我们已经取得了进展……但可悲的是,银行业仍过于依赖借款和不稳定的、短期的融资。货币市场基金依旧把自己假装成银行,这可能威胁到市场的稳定运行。尽管我们已经把大量未上市的场外衍生品转入中央交易和清算系统,但仍有超过一半的市场处在阴影中。一项禁止投机交易的提案失败了,证券化也未经改革。

Bair说,即便是有最好的材料,也很难在暴风雨中打好根基,而退出QE就是一场暴风雨威胁。她最后说:

让我们寄希望于美联储能够逐渐结束其廉价资金时代,而不带来显著的市场动荡。很遗憾,它所能使用的金融监管基础最多只建成了三分之一。

2)德拉吉:欧元区复苏仍处于初期,仍然很脆弱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周一发表题为“欧洲和欧元—— 一项家庭事务”(Europe and the Euro – A Family Affair)的演讲。

德拉吉提到如下内容:复苏仍在初始阶段,仍然很脆弱,失业率仍然太高。考虑到通胀,预计主要利率将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当前或者更低水平。

欧洲央行7月首次采用了“前瞻指引”,称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利率于当前水准或更低水准,德拉吉周一重申了这一讯息。

此外,他还提到OMT推出后欧元区环境的改善:资本正快速从欧元核心区流向边缘国家,这使得去年见到的利率扭曲现象有所缓解。出现极端事件及其对物价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下降。通胀预期仍然坚固锚定,这说明市场和相信欧洲央行将维持物价稳定。

关于如何提高增长和就业水平,德拉吉提到三点:一是有可持续的政策,二是提高竞争力,三是完善欧洲货币政策联盟。

3英国央行或采取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扬

随着2013年英国房屋价格有上扬的趋势,英国政策决策者将会于周三(918)讨论英国房屋市场的问题,决策者认为英国房屋市场有出现泡沫的风险。

英国央行(BOE)金融政策委员会(FPC)将会讨论政府的促进购房政策和房屋市场供给缺乏将会出现的经济泡沫问题。如果该假设成立,央行将会介入房屋市场。

毫无疑问的是,英国的房屋价格正在上涨。

周一房地产网站Rightmove预计,2013年英国房价上扬6%,而去年房价仅上扬4%。该网站表示,今年房价的上扬主要是因为房屋供给不足,9月份销售的新建房屋比上个月下降了9%

商务大臣Vince Cable警告称,英国房屋价格正承受严重通胀压力,这部分归因于英国政府为首套房屋购买者提供的抵押贷款。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要求英国央行采取措施将该国房价上涨幅度控制在5%以内。

但是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英国央行将不会采取措施抑制房价的上涨,因为房地产是英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4日本央行将借鉴美联储退出QE政策的方法

现在,日本央行等市场主体都在关注美联储将如何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正在学习美联储退出QE政策的方法,以期望在自己退出QE时,市场能够免遭打击。市场广泛预期美联储将于本周削减量化宽松政策。虽然美联储希望退出QE政策不会引发市场动荡。但是,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已经引发了新兴市场的动荡。

消息人士称:

美联储已经证明了退出QE的困难。在仅暗示退出QE的时候,市场就发生了动荡。当美联储考虑退出QE的时候,市场可能会更加动荡。因此,日本央行对退出QE政策也十分慎重。但是日本央行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因此它有充足的时间观察美联储是如何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

日本央行退出QE的条件和时机如下:

如果日本央行能够使通胀向目标水平逐步前进,金融市场就会愈加关注该央行将如何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虽然日本央行就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达成协议,但问题的症结在于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时机。

理论上讲,如果在未来两年内实现了2%的通胀目标,日本央行可能会在2015年开始削减量化宽松。消息人士称,考虑到日本央行经济增长速度较低,日本央行最早2016年开始削减QE更加实际。

SMBC Nikko Securities的首席市场经济学家Mari Iwashita称:日本央行不希望破坏市场,它也不希望花几年的时间削减QE。除非日本央行在2015年末附近开始准备削减QE,否则它可能无法摆脱风险。

日本央行政策制定者内部之间正在讨论自己的退出策略,但是日本央行也尽可能多的学习美联储。路透称,日本央行量化宽松的退出策略将与美联储类似

为了使市场受到的影响达到最小化,日本央行将分阶段逐步的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直至完全退出该政策。然后,日本央行可能会提高基准利率水平。日本央行的消息人士称,一旦通胀走高和市场开始讨论该央行退出QE那么它就会像美联储那样采取前瞻指引的措施,承诺将利率维持在极低的水平。日本央行委员Koji Ishida称:我们仍然拥有时间,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更长时间的观察美联储的做法,并了解市场的反映

日本央行目前仍然维持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每月购买债券的规模是7万亿日元(约700亿美元)。在之前的量化宽松政策中,日本央行主要购买短期证券。但随着证券的到期,它们很快从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消失。按照目标的计划,日本央行到2014年底持有的长期国债(最长期限40年)规模将累计至190万亿日元(1.9万亿美元)。

日本央行也持有近4万亿日元的高风险资产,比如投资股票和房地产的共同基金。

5)央行连续三周净回笼关注QE退出步伐

尽管季末渐行渐近,中国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并未现明显收紧迹象,央行公开市场本周亦连续第三周实现净回笼。由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仍高于调控目标,央行当前对于流动性管理维持较为审慎的态度。

不过在小规模净回笼的同时,公开市场延续着象征性的逆回购操作量,亦显示央行既不愿看到流动性过于泛滥,同时也不愿见到季末资金面再次陷入紧张境地,坚持以小量逆回购维系市场对于资金面的信心。

业内人士并指出,本周美联储(FED)将开会讨论QE(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问题,退出步伐究竟如何选择,将对全球的资本流动形成重大影响。面对这一不确定因素,中国央行应会给予相当程度的关注,短期内货币政策料仍相机而动,难有大的调整。

短期内央行估计也就维持这个样子,因为现在外围的环境也很不确定,然后内部既不想很宽,也不想很紧,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张兰称。她表示,央行没有有意地让市场资金面维持宽松,市场上钱够用就行。缺钱的时候通过逆回购放点出来,钱多的时候就少放点,或者是不放钱,这是央行最近一直坚持的目标。

上海一银行交易员则表示,尽管逆回购的操作量仅有象征意义,但这是一个政策信号,不能停,否则资金一下子紧张的话,又得临时重启,就会比较被动。

央行公开市场周二进行了80亿元人民币七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仍持平于3.90%;而据路透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央票到期量为40亿元,逆回购到期量为200亿元;以此计算,当周净回笼80亿元,较上周的11亿元有所增加。本周因中秋节假期,919-22日主要金融市场休市,但银行间债市22日即恢复交易。

央行公开市场上周连续第二周净回笼,同时依旧保留量小价平的逆回购操作,以稳定季末前市场信心。在外汇占款可能回升,以及季末前财政存款投放等因素作用下,银行间市场短期流动性较为充裕,即使央行大规模续做到期央票,资金面也未受到明显冲击。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指出,目前央行没必要主动投放,9月份约有3,000亿元的财政存款投放,所以市场资金供给应该很充裕,央行也就是意思意思。只要有这个东西(逆回购)在,大家都不怕,央行随时都可以救场,所以这个形式还是很重要的。张兰还谈到,资金面较为宽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最近外汇占款在逐步恢复,这对资金面也是比较大的支撑。而在当前整体资金供给并不紧张的时候,央行仍倾向于让市场通过自身力量调节流动性余缺。

多位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透露,在向央行申报逆回购需求时,央行曾表示目前银行间市场并不缺流动性,希望机构尽量能通过市场解决资金问题。为抑制过宽的流动性,春节后央行暂停逆回购,并重启了正回购操作,期限包括28天和91天,但主要以28天期为主。而随着热钱不断涌入,外汇占款大增,59日央行又重启央票发行,期限为三个月。不过进入6月份,资金面紧张形势不断加剧,外汇占款趋减,央行先后暂停了正回购操作和央票发行,之后又于730日重启逆回购操作。同时7月又现创新之举,对部分已到期的三年期央票进行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