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18:00,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陈共教授在明德主楼830教室为我院学生讲授“中国税制演变”。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岳树民教授、财政系岳希明教授、吕冰洋副教授出席活动并与学生一起聆听了讲座。
陈共教授通过回顾2009年各项财政收入的实际数据,引出了本场讲座涉及的六大关键词: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财政赤字或政府债券收入。
针对预算内收入,陈共教授通过与发达国家经济数据的对比,深入探讨了财政收入增长率在20%以上是否正常的问题以及财政收入所占比重并无明显上升的原因。对现今很流行的“减税论”陈教授持反对意见,他认为,美国的议会制度使得其减税政策很容易通过,但实际上减税政策的效果不如增加支出理想,我们不应该盲目迷信西方经济政策。接着,陈共教授解释了中国地方债务增长迅速的原因,并帮助大家区分了地方债务与企业债务。
随后,陈共教授详细介绍了占政府性基金收入高达77%的土地出让收入,从土地使用权为有偿使用、促进房地产发展以带动经济发展、土地作为稀缺资源而不可再生、市场供给需求理论等几个方面阐释了土地出让制度在一定意义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同时,陈教授指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在城市,土地出让收入未用于保障房建设,出现忽视保障房建设而商品房繁荣的现象;在农村,推行“增减平衡”的土地政策的同时并未能给农民足够的补偿。
最后,陈共教授又深入解释了国民收入分配中财政收入的重大作用,并提出了“预算内收入保民生,预算外收入搞建设”的独到见解。他认为,预算内收入应当平稳提高、控制增速、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对垄断企业应进行整顿改革,逐渐推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税制。
陈共教授讲座的举办受到了全院学生的密切关注与热烈欢迎,同学们在聆听大师教诲的过程中对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