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金融
(1)日本官员:首相安倍晋三应采取"第三支箭"的措施
日本央行前执行理事Hideo Hayakawa表示,除非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采取“第三支箭”的措施,且减少对刺激措施的依赖,否则投资者将对日本的经济复苏失去信心。
现在任职于Fujitsu Research Institute的Hayakawa表示,安倍晋三并没有为日本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而是“仅仅通过向日本央行施压,令其购买国债,以及增加财政支出”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
Hayakawa称:“如果安倍经济学没有转向新的方向,那么日本的经济将迅速转向极端危险的局势。”
Hayakawa表示,在国会本周开始进入繁忙季节后,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也到了关键的阶段。安倍晋三曾表示,他将采取结构改革等措施来促进投资和提高工业的竞争力。虽然日本股市今年以来已经累计攀升了39%,但是,日本政府债务的规模也是GDP的两倍多,且日本央行史无前例的宽松措施也正扭曲债券市场。Hayakawa称:
“很明显,大多数市场都对这些风险感到麻木。”
“坦白来讲,日本的国债市场现在正在变得相当危险。”
Hayakawa称,当通胀目标不大可能实现的时候,“日本央行扩大购买日本国债将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他称:“(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更明确表达财政整顿的要求会使情况变得更好。”
Hayakawa对日本债务的担忧也得到了IMF副总裁筱原尚之的回应,后者上周在华盛顿表示,在安倍晋三采取结构性改革之前,日本央行扩大宽松政策市非常危险的,因为这将给市场留下不好的印象,使投资者认为日本央行在为政府赤字融资。
但是,日本债市并没有显示出直接的承压迹象。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0.64%,为全球内同期国债收益率的最低值。Okasan Securities Co的高级债券策略师Makoto Suzuki称:
“国债收益率处于低位的原因是投资者预期政策制定者将努力结束通胀。”
“日本央行大规模的购债计划,以及市场对收益率不会走高的预期都对市场低波动性做出了贡献。”
(2)安倍经济学消极效果显现 “失去的二十年”尚待验证
2013年7月21日,日本参议院第23届选举结果揭晓,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军的自民党与其联合执政的公明党获得了参议院的过半席位,从而终结了日本众参两院的“扭曲国会”局面。安倍由此成为6年来首位控制国会参众两院的日本首相,这将使安倍内阁推行自己的“安倍经济学”时更加具有执行力和连贯性。本文拟在深入分析安倍经济学已经产生积极与消极效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日本未来影响安倍经济学成效的主要因素。
安倍经济学的基本政策框架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是指日本第96任首相安倍晋三2012年12月26日上台后加速实施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旨在解决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与长期通缩状况。“安倍经济学”以“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刺激民间投资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战略”为三大支柱,也被称为安倍政府的三支利箭。
日本央行出台多项超宽松货币政策。安倍经济学的第一大措施是宽松货币政策。黑田东彦就任日本央行行长后,坚决贯彻执行安倍经济学,在维持利率水平0%~0.1%不变的基础上,强势推行“量和质两方面大胆宽松”政策(以下简称“双化宽松”)。其基本目标是:通过把央行债券购买规模和货币基础扩大至现有水平的“两倍”,在“两年”时间内实现“2%”的通货膨胀目标。
安倍政府推出多项财政刺激预算案。安倍经济学的第二大措施是财政刺激政策。安倍政府试图通过大规模公共支出激活经济,克服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通缩问题,陆续推出了《紧急经济对策》、史上第二大的2012财年补充预算案、史上规模最大2013财年预算案,以及正在酝酿2013财年补充预算案。
安倍政府推出经济增长战略明确未来目标。安倍经济学的第三大措施是经济增长战略。迄今为止,安倍政府已经发布了三轮经济增长战略。经济增长战略旨在激发民间活力的结构性改革措施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主要内容,改革重点是放宽各种行政管制,吸引民间资本加速进入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农业、能源、公共基础设施等目前管制较多的领域。主要目标是力争在未来10年实现年均2%的实际经济增长和3%的名义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增加150万日元等目标。
安倍经济学实施初显成效
2013年前两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环比增长1%和0.6%,季调后折年率则高达3.8%和2.6%,虽然第二季度增长率低于市场预期,但仍连续两个季度高于预定目标,且远远高于美国和欧元区同期经济增速,显示日本经济复苏顺利(见图1)。
日本经济显现诸多复苏迹象。一是日本工业生产强劲复苏。日本工业产值在1月份微跌0.6%后,之后实现连续四个月上涨。5月份机械订单月率也达到了10.5%,凸显企业现金流在增加,信心大幅改善,对经济前景有重要的前瞻意义。日本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也稳定提升,连续三个月增长。二是日本公共投资增势良好。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2013年5月份日本公共工程合同金额和4月份日本公共工程合同订单双双同比增长。三是日本企业投资信心稳步提升。日本Sentix投资信心指数2013年年初以来连涨7个月,且基本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1月~7月分别为0.5、5.5、3.9、6.3、7.3、8.4和12.3,显示企业投资信心逐渐饱满,这种信心将很有可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促进投资的增长。四是私人消费有所企稳。2013年年初以来,日本家庭每月平均实际支出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长,5月有所下跌。就消费者信心指数来看,整体生活、收入增长、就业以及耐用品消费四个方面都较2012年有明显增长,预示未来消费可能会有大幅增长。五是就业数据出现好转。日本6月失业率降至3.9%,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受日元走低影响较大的制造业就业人数有所增加。而6月有效求人倍率较5月上升至0.92,这意味着每100名应聘者就有92个工作机会可以选择,这一数据连续4个月改善,并创下5年新高。
通缩状况初现缓解迹象。截至6月,日本CPI和核心CPI分别连续环比增长4个月和5个月,显示出了非常好的势头。从同比来看,日本CPI和核心CPI在连续十多个月负增长或零增长后,出现较为积极的变化,日本6月CPI与核心CPI分别为0.2%和0.4%。虽然目前说结束通缩为时尚早,但可以说有望进入结束通缩的过程(见图2)。
日元贬值对出口的提振作用日益明显。因欧债危机蔓延、全球经济放缓、中日关系恶化等因素影响,日本出口低迷不振,加之核能发电萎缩,火力发电成本高企,日本2012财年(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对外贸易出现8.17万亿日元的逆差,创1979财年有统计以来最高纪录。日本政府全面推行安倍经济学以来,日元汇率对主要币种全线贬值,截至8月20日,日元对美元、欧元和英镑较2012年末分别贬值13.65%、14%和8.65%。日元贬值使日本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对日本出口起到了明显的提振作用,2013年3月起日本出口实现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长。可以预见,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进程日益明朗,日元对美元汇率走低为大概率事件的基础上,预计日本出口仍会增长。(资料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