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中国经济金融

IMF:中国出台大规模刺激时机未到

 

 “人民币币值按照 IMF 的测算仍然维持适度低估(moderately undervalued)的状态。”在近日举行的 IMF 与中国第四条款磋商发布会上,IMF 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David Lipton)表示。利普顿同时表示,只有在经济下滑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中国才需要推出一些刺激政策,而现在,IMF 并不建议中国出台大规模的刺激计划。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处平衡状态

 

 今年 2 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累计贬值超过 3%

   6 5 IMF 与中国第四条款磋商发布会上,利普顿表示:“IMF 仍然维持人民币汇率适度低估水平,中国的外部头寸偏强,实际汇率中度低估。这一判断与去年相同。” IMF 评估结果认为,需要实施一揽子改革方案使得经常项目账户顺差与经济基本面相符,而当前的外部头寸仍然偏强。

 另外,利普顿称,预计今年经常账户顺差与去年相比将小幅下降;而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的 2013 年国际收支数据,2013 年经常账户顺差占 GDP 比重已经达到 2%的国际公认的贸易平衡状态。

 而国际上指责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认为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过大。

 

新华社连发三文谈“微刺激”

 

随着中国决策层逐步加大“微刺激”力度,海内外舆论界最关心的问题是:“微刺激”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改革步伐将放缓?“微刺激”会否升级为“强刺激”?中国是否将重回靠刺激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新华社 6 5 日连发三篇文章就刺激与改革之辩指出:“微刺激”不等于“缓改革”;“微刺激”凸显“妙调控”;“微刺激”助益“稳增长”

新华社文章指出,刺激、改革两者的关系,并非是必须二选一的“或”,而是一个帮助另一个的“以”:以微刺激稳增长,从而为改革提供底气。对当下的中国改革来说,需着力解决债务、影子银行,以及房地产等风险;但更为重要的,在改革解决问题前,不能让问题先把改革“解决”掉。

梳理过去几个月来的举措,不难发现,中央确实打出了“微刺激”政策的组合拳。“微刺激”的最新政策措施,体现了决策层巧妙的调控思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政府密集推出的“微刺激”均着眼于通过释放市场活力,达到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效果,并尽量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

文章借用分析人士指出,主要贸易伙伴欧美两大经济体的温和复苏带动了出口数据的好转,而人民币的阶段性贬值也有利于我国出口加快。另外,进口数据好转都印证了近期政策“微刺激”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提振作用,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直言,中国经济增长开始企稳,“这要归功于政府的微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