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中国经济金融

中国:

多机构预测 CPI 数值下降 钮文新:中国经济面临通缩压力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家统计局今天将公布 9 月份 CPI PPI。由于经济处于相对低位运行状态,诸多机构均预测最终数值会低于 8 月。综合多家机构预测,9 月我国 CPI 涨幅很可能落于 1.5%1.6%之间,较 8 月再次下跌并创出年内新低,四季度 CPI 估计也会在 2%以下徘徊,年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基本消除。

业界在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风险的共识下,传递出货币政策应该适当宽松,全面降息和降准可以被纳入短期决策视野的信号了吗?CCTV 证券资讯执行总编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对于机构的预测您怎么看?

钮文新:我认同这样的预测,中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一种通货的状态,这个是早就在谈的一件事情了,原因就在于我们虽然 CPI 还看得有 2%左右的这样一个增长,但是我们的 PPI 已经连续很多很多个月处在负值期间徘徊了,而且上个月又出现了下跌,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经济现在不是通胀压力而是通缩压力,这个是一贯的观点,大概已经说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了。

经济之声:其实关于您这个观点我还是想有一个探讨,因为我们也知道从理论上来讲,通缩是当 CPI 出现负值的时候才意味着通缩,但是为什么您一直在持续强调我们注意通缩的风险呢?

钮文新:并不是 0 以下的物价增长才是通缩,而是 1%以下。那么关键问题就在于我们的 PPI 长时间的徘徊在低位,而 CPI 这个数值如果我们剔除食品的价格之后,我们会看到它很长一段时间是在 1%附近徘徊,就是 1%的涨幅这样一个情况下来徘徊,所以我们的核心 CPI,我们现在没有公布能源的 CPI,如果我们再把能源的涨幅剔除掉,CPI 实际上已经不足 1%了,这样一个情况我觉得核心 CPI 已经较大,除了我们这个情况是一种通缩的状态。

经济之声:刚才您也提到了 CPI 是一个负增长的状态,如果持续负增长的,是不是也会进一步给实体经济带来伤害呢?

钮文新:这实际上已经表达是对实体经济的伤害了,就是说我们的实体经济需求严重不足导致了今天这样一个状况。

经济之声:我们当探讨这个经济基本面的同时,大家更关注的是对于股市的影响,那么大盘冲击 2400 点没有成功,现在震荡也加剧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今天的数据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您有怎样的观点?

钮文新:市场有它自然的调整状态,就是说它已经开始发生周日级别的共振式的技术性调整。这个是一个正常的调整,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可怕的,那么这个数据对于市场当然会有影响,毫无疑问。但是它会有对冲的影响,就是像人们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会增加,就是宽松的预期会增加,那这个宽松实际上对于现在中国股票市场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经济之声:再回到刚才提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这个话题上来,我更关注的是您觉得现在的这种,如果说现在是一种通货紧缩的态势,那么是需求不足导致的?还是供给过剩的导致的,又该如何来解决呢?

钮文新:需求不足显然就会导致供给过剩,需求和供给是一对矛盾,所以无论是从需求方向讲,还是从供给方向讲,我想现在中国的需求不足以及整个世界的需求不足,都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而且中国在需求方向的不足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说当外需,整个金融危机造成了外需不足的时候,我们应该强有力的拉动内需,而这个强有力的拉动内需不仅仅是要靠财政政策来拉动,而更重要的是要靠货币政策来拉动。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国家都靠货币政策来拉动内需,所以我们说这个内需的问题,如果货币过紧它反而是抑制内需的,因此我们不说我们不能用政策自己的左手打右手,财政政策积极,然后货币政策紧缩,这个问题是导致今天 CPI 数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说现在货币政策的考量应该非常非常的重要,而且要积极起来。

经济之声:再问您一个问题,之前还谈到一个三期叠加的问题,包括此前大规模的刺激,那么再启动货币政策有没有这种担心?

钮文新:三期叠加的问题,实际上是货币政策错误导致一个所谓三期叠加。

经济之声:您指的错是松多了还是紧多了?

钮文新:紧过了,是因为紧过了所以导致今天的所谓的三期叠加,三期叠加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状态。

 

陈龙:中国经济未来长期将由消费拉动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陈龙今日表示,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间,互联网+给金融消费者的服务有很大的前途。

陈龙是在支付宝小微金服 2014NEXT 分享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认为,从全球来看,在过去一段时间,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互为补充,一个是生产大国、一个是消费大国。“现在消费大国,甚至可以说消费过度的美国经济出现了问题,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会相应出现变化”。未来,以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型,中国未来长期肯定是消费拉动。

“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加之互联网因素的加入,导致互联网金融出现了很多机会。”陈龙称,在中国,互联网很发达,金融服务还不够发达,那么互联网金融一定会很发达。

在他看来,互联网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渠道和信息两方面的变化。渠道改变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方式;而信息技术部分的解决了金融行业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陈龙指出,从金融史来看,支付是最先发展起来的。1609 年,第一家现代银行,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出现即是为了解决贸易高速发展时期出现的支付不够便利的问题。在中国,山西票号等的出现,也是最初为了解决支付问题。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服务企业率先发展,是符合金融发展规律的。

“未来,在网上理财、保险、小贷等领域都有大量机会,谁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不确定性,谁就能有最多的机会”,陈龙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