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观察
中国央行降息不代表货币政策“放水”
中国人民银行上周末宣布不对等降息。
适当放松银根,是否就意味着货币政策“放水”?
不容讳言,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较高。因此,在“新常态”下,除了继续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之外,在货币政策上作出灵活调整,以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给中小企业创造更宽松的信贷环境,可以给后续的改革腾挪出更大的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便不难理解央行对此次降息作出的“仍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的界定。深化改革与宏观调控绝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关系,而是兼收并蓄的互补关系。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的话说,“不要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货币政策一般都是短期政策,调整是为了经济的合理运行,更好地向前推进改革。”
人之将退其言也善 美联储鹰派高官口径软化
美联储任职最久,最著名的鹰派官员即将在明年 3 月退休,他近期对货币政策的鹰派观点有所软化。
不过,达拉斯联储主席 Richard Fisher 对货币政策的态度并没有彻底软化,他依然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感到不满,表示市场被货币政策保护了太久,但是,他对美国的通胀并不担心,也没有积极呼吁加息。
这位达拉斯联储主席支持提前加息,他希望在经济完全复苏前加息,而不是更快速度的加息。“我宁愿早一点、慢一点加息,而不是晚些大幅度加息。这并不意味着每季度都加息。这真的是一个感受的问题。要看市场如何消化加息。”
他希望美联储能抛弃“维持低利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承诺,不过,他对上次 FOMC 会议的措辞改变感到满意。他表示,针对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措辞,美联储会在 12 月的会议上进行讨论。
瑞银:欧央行 2015 年不太可能祭出全面化 QE
瑞银财富管理称,明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逐步回升,可能会令欧洲央行(ECB)不必诉诸多数人预期的购买主权债计划。
欧元区物价增长一年来一直都处于 ECB 总裁德拉吉所谓 1%下方的“危险区域”,10 月触及 0.4%。且路透调查显示,2014 年第四季经济增长仅有 0.2%。
欧洲央行祭出量化宽松政策已经购买了公司债和担保债券,参与路透全球投资展望峰会的其他参与者称,推出全面的量化宽松(QE)--购买主权债--不可避免。
不过瑞银财富管理旗下欧洲首席信息官 Themis Themistocleus 在峰会上表示,明年推出全面 QE 的机率只有40%。
虽然欧元区今年的经济表现令人失望,但有迹象显示明年将有所不同,他称,并预测明年经济增长率将在1.2%,通胀率将会自 2015 年初开始上升。
他补充道,信贷需求已经转为正面,且拜欧洲央行目前启动的“印钞机”所赐,银行资本成本非常低廉。除此之外,欧洲央行还有其他措施。
“实行全面化的 QE 并不是欧洲央行拥有的唯一工具。他们可以(买)担保债券,可以改进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他们也可以透过其他措施来扩大资产负债表。”
黑田东彦:持续实施 QQE 直到实现通胀目标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日本央行将持续实施 QQE 直到实现 2%通胀目标,如果有必要,该行将毫不犹豫做出政策调整。
日本经济已持续温和复苏。如有必要,日本央行将毫不犹豫做出政策调整。日本央行将持续实施 QQE 直到实现 2%通胀目标。日本正从通缩的惯性思维中稳定地转变,不应让这种转变停止。日本经济仍处于良性循环。核心通胀率可能在 2015 财年达到 2%的目标。日本央行坚定致力于最快实现 2%通胀目标。密切关注明年春季的薪资增长和企业定价。日本经济疲软主要体现在产出上。希望企业更高效地使用利润。
早些时候,日本央行公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