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中行获批设立新西兰子行便利两国货币贸易投资结算

    

11 2 1 ,中国银行获得新西兰储备银行正式批准,在新西兰奥克兰市设立子行。新西兰子行开业将便利人民币和新西兰元在贸易投资结算中的使用,满足企业降低汇兑成本需要。中行董事长田国立称,中行将全力支持新西兰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热心服务中国企业投资新西兰,为推动双边金融与投资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新西兰子行为中国银行在大洋洲设立的第 11 家分支机构。至此,中行海外机构已横跨全球六大洲 41 个国家和地区,代理行遍及 179 个国家和地区。

 

广发基金香港子公司在美推中国债券 ETF

    

11 1 9 日,美国纽约 ETF 资产管理公司———GLOBALXFUNDS 在纽交所推出 GlobalXGFChinaBondETF,这使美国的投资者直接通过 ETF 参与中国境内债券市场的投资成为现实。该 ETF 产品由 GlobalX 与广发基金香港子公司广发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推出。GlobalXGFChinaBondETF 将投资于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该 ETF 产品将跟踪由标普指数公司、广发国际共同研发的标普中国全债精选指数,主要投资于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债券等高信用评级债券,月频调整,预期 CHNB 的组合中政府债券占比为 23%,政策性银行债券为 32%,中央直属企业债券为 45%。广发国际行政总裁林永森表示:“该 ETF 产品的推出为美国投资者带来境内债券市场的投资机遇,进一步丰富了 RQFII 产品类型,标志着人民币债券市场向国化市场更迈进一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评级机构和评级标准的认可。”

 

李小加:“沪港通”开通一周运行平稳

    

11 2 3 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撰文总结了沪港通运行一周的情况。李小加认为,沪港通已经顺利运营一周,如果从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来打分的话,至少可以得个“良”,如果从交易量来看的话,没有出现火爆的局面,可能低于不少市场人士之前的预期,但并不担心。

关于港股通的冷清开场,李小加认为,这的确让很多市场人士有点始料未及,但细细思考后也觉得并不奇怪,可能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短期套利机会缺失:与 2007 年“港股直通车”不一样,两地市场间巨大的估值差已经不复存在,不少 A+H 股票的 H 股甚至已贵过 A 股;2.内地机构投资者还未来得及进场:包括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在内的很多大型内地机构投资者还在等待监管机构公布相关的投资指引;3.50 万人民币资产的门槛:在今天的 A股市场,有相当大部分交易是由持有 50 万以下资产的投资者进行的;这一门槛未来是否降低,还有待监管当局的综合考虑;4.港股通合资格股票无小盘股:沪港通从大盘指数股开始试点是一个主动的政策选择,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跨境监管和风险管理。未来沪港通合资格股票肯定会逐步扩容,但不会因为交投的活跃度而轻率调整;5.对香港市场的熟悉程度: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香港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市场上可供他们了解相关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还比较有限,他们熟悉香港市场和沪港通的规则都需要时间。

李小加总结,归根结底,在短期内港股通的发展还有待投资者熟悉,以及规则的完善和扩容。但长远来看,港股通的潜力不可限量,因为港股通所吸引的不仅是证券市场的存量资金,而更重要的是现在尚未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增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