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上海自贸区跨境人民币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启动
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是上海自贸区众多重要功能之一,而统一规范的交易市场是这一功能有效健康发挥的基础条件。2014 年 4 月,上海自贸区出台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管理暂行规定”提出,市场经营者应做到“交易、托管、清算、仓储”分开,严格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风险。
业内认为,该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形成规范的要素交易市场,从而吸引更多的境内外投资机构参与,稳步推进上海成为国际大宗商品要素交易的定价中心,进一步带动现代服务业、物流行业、航运业的联动发展。
100 亿人民币从台入昆 支持台企转型升级
昆山某台资企业一笔 6200 万元的跨境人民币资金
“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是 4 项试点业务的核心,为全国首创,是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一项重大突破。企业签约借款平均利率仅 3.3%,与境内银行同期融资相比,预计可为开展业务企业节约利息 2.5 亿元。”中国人民银行昆山市支行行长陈军说,跨境双向借款业务不仅有效增加了台资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了成本,还在促进投资、扩大就业、优化贸易投资环境、加速总部经济集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区内台资企业借入资金用于建设与发展,对昆山实体经济促进作用显而易见。据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评估报告显示,仅 2014 年上半年,开展该项业务的台企利润留存率就达 76%,2014 年昆山跨境人民币收支合计 677 亿元,同比增长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