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金融
井喷式新股发行重创中国股市
在新股发行即将开闸的影响下,中国股市上证综指周一大幅收跌1.80%,创近五个月新低,个股全面下跌。2014年新年伊始,指数已连续三个交易日下挫,累计跌幅达到3.32%。在流动性偏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本周新股密集发行、中国政府将加大对影子银行监管力度的消息、以及亚洲主要股市普跌等因素,对市场资金面和投资者心理造成负面冲击。虽然经过连日下跌,市场存在超跌后的技术性反弹需求,但考虑到中国农历新年前流动性紧张局面难以缓解,预计后市将继续弱势格局。本周三中国股市将迎来一轮密集IPO:新宝股份、我武生物等8只新股将首发申购。监管部门此前更释放出1月份将有50家公司上市的言论。从交易所已公布信息可知,IPO重启以来,共有26家公司获得批准后开始招股,发行密度之高十分罕见。新股发行对股市的影响主要通过流动性来传导。中国证监会去年12月初就宣布将重启IPO,当时正值三中全会改革利好预期“蜜月期”,市场部分消化了其负面冲击。但随着12月底中国银行间又一次“钱荒”来袭,市场人气急转直下。在此背景下,中国监管部门并没有及时调整IPO推出时机,弱势中依然强行扩容。此外,IPO重启后,投资者申购新股门槛发生变化,“市值现金配售”取代过往的“市值配售”,对投资者所持现金要求更高。新门槛不仅不利于稳定存量资金的情绪,也阻碍了增量资金入市,让供需矛盾更加激化。除去IPO重启的利空影响以外,日本等亚洲股市周一大幅下跌也对中国股市形成较大的外部压力。此外,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服务业增速大幅放缓,重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复苏乏力的担忧。同时,由于年底需求相应走软,汇丰中国12月服务业PMI降至28个月新低,呈现与官方数据类似的明显回落走势,表明服务业的扩张势头有所放慢。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继银监会 “9号文”夭折之后,坊间传闻其替代性文件“107号文”已经下发,将加大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受其影响,地产、银行板块承压,周一分别下跌3.14%、1.38%。
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前瞻
房地产进入泡沫后期,2014年不会崩溃,但各城市分化将更加严重。 2014 年房价整体微有上涨,一线城市范围从中心区域向周边卫星拓展,更多的三四线城市的债务危机摇摇欲坠,要靠债务展期、会计游戏应付危机。政策的预期是,以直接限制方式抑大城市 房价上升倾向于扶植中西部群与三四线小政策的预期是,以直接限制方式抑大城市 房价上升倾向于扶植中西部群与三四线小政策的预期是,以直接限制方式抑制大城市房价上升,倾向于扶植中西部群,与三四线中小城市,以实现就地城镇化。地球人无法阻挡中国一线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 《南方都市报》去年底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正在草拟2014年重点监控房地产市场城市的名单,被列入名单的城市须从严执行限购价等楼调控政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明确在。一线仍是房地产调控的重要区域,说明这些城市对于各地高净值人群吸引力不变。 这是明智的选择,在资产泡沫期后,市场总会寻找最厚实安全岛,国内一线城市就是国内最安全的投资地, 如果一线城市的中心区域房产溢价下降,冰山从外层薄弱处化地, 一线城市是中心最厚的地方。较为另类的 现象是,传统贫困地区、人口占比较高的四线地区,由于开发商开发出工业化时代整齐划一的楼盘。第一次有了五星级宾馆,品质相比此前较大提升,这些城市在初期会有投资跳升阶段,万达在阜阳等城市的销售荣耀印证了这一点。但这是短期的、缺乏竞争的结果,是当地略有资金的投资者缺乏投资标的结果。当地方政府一鼓作气引入更多的 当地方政府一鼓作气引入更多的 当地方政府一鼓作气引入更多的 当地方政府一鼓作气引入更多的CBD、试图一口吃成个胖子时,风险随后而到。资产泡沫处于后期的 另一个征兆是,越来多开发商与投资者将资金、项目输出到境外,这几乎本能的套保行动。国内最重要的投资品市场房地产所面临压力越来大,无房产税、无投资信息的时代即将过去。趁着人民币大幅升值、资产仍在高位购入境外发达国家的资产,是经济理性人的自然选择。不仅李嘉诚先生这么做 ,重要的开发商几乎都在境外疆拓土。 笔者身边开修车店的朋友,也认真阅读移民须知。这是地球村时代,转移资产逃避大的政策风险、环境风险成为现实可行的选项,中国并不仅止于国各地区、各城市之间争夺高净值、高能力人群,还面临着全球营商、生存环境的竞争,实际上是个国际竞争力的课题。《福布斯》杂志1月2日撰文指出,“如果中国的环境污染还像今天这般继续恶化下去话,中国的房地产总有一天会变得一文不值。年轻一代中国人会选择离开这个国家,而不是迁入污染的城市,继抑制房地产需求,并加剧该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有能力有意愿移民的人越来越多,中国在海外的房地产投资屡创新高。政府有必要正视丧失全球竞争力的风险。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随着外出工人口的回流,当地空荡荡的建筑也有有了入住者,消费随之而兴,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场因此被夯实。 这是幻想。中国城镇化过程的富裕群体已经完成了从原始积累到购置主要资产的全过程。从山西等地情况看,按照 不同的财富分层,高净值人群别完成了境外置业、北京置业、省城置业、地方小型核心城市置业,财富圈城与置业边界非常清楚,绝不会因为政府的号召就在本地被污染的矿区县城大举置业。按照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城镇化时间表,提出三个“1亿”目标: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约1亿人口城镇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压化。发改委的榨菜指数也显示,外出务工的人口在逐步回流到中西部地区。但是,外出务工人员与坚守在当地农村的人员,不属于投资群体中的一员,他们需要依靠城镇化摆脱贫困,而不是通过购置资产缴纳税收的方式,为城镇化贡献金。大市从事服务业的劳动者们可以在当地县城置业,通常是回到村里在宅基地上盖个小二层的房子贻养天年。 消费能力与投资都需要市场经济的培育,在初期城镇化过程中,数万亿成本支出不可缺少。 上世纪 80 年代的东部沿海地区,培育出大量高净值人群花费了20年左右的时间,中西部地区通过城镇化、导入实休的经济时间,不会比东部地区更短。这还是在世界形势稳定、国内政策出现大方向性错误前提下的财富培育速度。考虑到 2013年缓解政府债务风险的是前所未有卖地收入,考虑到2014年还有1000亿元的城投债要到期,考虑到近日国家审计署公告有四成地方债务靠卖地还债,政府不可能贸然戳破房产资价格这层皮,将让中国失去缓冲,提前进入经济危机期。要解决房地产泡沫,功夫在房地产之外。中西部城市群场化的高速发展,东部地区率先实行现代政府组织架构、严格捍卫合法产权、控制日益恶化的污染等,是挽回泡沫、资金的必要支撑。出现两个象时,说明情况好转,房地产泡沫不会崩盘反而被做实:第一,新的城市群、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回升,带动当地房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第二,国内高净值人群不再转移财富,而在国内创造财富,在国内消费投资。 做到这两点,需要强有力的改革推手。冰山即将融化,此时力挽狂澜的办法,是降低温度延缓冰山融化速度,并且尽快另造一条高质量经济大船抵御风险。人的城镇化,无关乎房价高低,不在于乌托邦式和民生承诺,而在于国民心底的信心。
商务部:去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将超5200亿美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9日表示,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将超过5200亿美元,同比增幅超11%,位居世界第三。
“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增长仍然主要由内需拉动,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姚坚表示,从外部需求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货物贸易增速下滑将对与其相配套的服务进出口造成压力。展望未来发展,姚坚说,服务贸易将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预计2015年服务贸易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2020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