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中国经济金融

发改委回应京津冀发展规划会否进入十三五规划

 

中国经济网北京423日讯对于十三五规划中会否涉及京津冀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今日表示,京津冀的规划是发改委地区司做,地区司目前正在和京津冀的三地政府和国务院其他部门一起完善规划文本,经过一定的程序之后,应该会按期出台。

徐林介绍,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一个课题,就是要研究区域发展的重点,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区域发展的问题上过去经历了最早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所以是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开发;后来又按照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要求,又分别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政策。

他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国家区域发展的差距已在呈现缩小的趋势,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用人均GDP来衡量的相对的差距已经呈现缩小的趋势,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进展。

同时,他表示,区域的协调发展不能仅靠区域规划和政策来推动,可能更多的需要通过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就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内,来更好地通过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然后再通过政府区域规划和政策的作用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的机制。

他表示,目前这样一种协调发展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十三五面临一个怎么更好地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任务。特别是,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目前东部沿海地区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考虑在十三五规划里面可能要更好地考虑怎么能够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更好地发挥带动全国转型升级的作用。

因为,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目前有更好的经济基础,GDP总量占全国的总量接近57%,东部地区每年产生的专利数量占全国70%多,东部地区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出近十个百分点,再加上东部地区在开放、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也有更好的基础,所以,我觉得可能十三五规划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坚持原有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基础上,可能也要更好地考虑要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作用。他表示。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

 

证监会发出IPO预披露名单如此快的节奏到底为什么

 

28家、18家、19家。短短几天时间,证监会就发出了65IPO预披露名单,已经超出了今年1月集中发行的新股家数,股市在颤颤巍巍中承受着想象中的抽血压力,一旦新股发行付诸实施,市场将无法用想象来承受压力。投资者恐怕也会问:监管者到底想干什么?

很多机构都说,IPO是成熟股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股市如果没有新股发行,将会逐渐缺少新鲜血液注入,最终枯萎,例如B股市场。但投资者也都感到奇怪,也没听说香港股市一发新股发50家。

很显然,证监会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消化掉排队的IPO企业,彻底解决掉堰塞湖。证监会也明白,发行新股股市肯定要承担很大的压力,于是证监会调集各路资金流入股市,修改新股发行制度,让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从而增加股市的吸引力,甚至鼓励汇金公司等实力机构直接增持银行股支撑股价。

证监会的如意算盘能不能打响,还要看这些援军肯不肯积极入市。对于这些新增资金,他们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们也知道证监会要发新股,他们也知道自己是前沿阵地的增援部队,他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是直接上阵拼杀,还是等新股压弯了股市的腰后再逢低抄底。理性地讲,等待低位抄底,不仅风险更小,而且成功率更高。

现在是65家,或许今晚、明晚投资者还能看到更多的预披露名单,本栏觉得,65家应该不是全部,如果证监会想在2014年解决掉新股堰塞湖,未来每个月的新股发行量将不会少于100家。

回想1月新股发行50家,投资者已经大呼吃不消,如果5月开始每月发行100家,还连续发行七个月,投资者肯定承受不起,投资者和证监会的博弈,就体现在股指之上。或许证监会也在观察上证指数的变化,昨日股指稍微收红,证监会就推出19家新股,如果股指暴跌,可能新股就会缓一缓,其中的艺术,投资者懂的。

本栏认为,新股发行还是应该坚持小而精,新股招股数量尽量少一点,发行价格尽量低一点,把招人喜欢的新股多分配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尽量不给网下的战略投资者。这些战略投资者,能持股满一个星期的已经算是罕见。

(资料来源:凤凰财经)

 

证监会突然预披露28IPO 投行兴奋散户惊慌

 

上周五晚上11点半,证监会网站上突然密集更新,批量公布了28家拟IPO公司的招股书申报稿。这意味着沉寂了一年半的新股发行窗口再次重启。在首批预披露的28家公司中,包括6家浙企。

对于证监会凌晨公布IPO重启消息,小散户惊呼狼来了,害怕股市大幅杀跌。本报钱哥私募沙龙的专家认为,市场对于IPO重启已有预期,接下来的行情或围绕着小盘股展开。

证监会突然袭击

预披露28IPO

上周二市场就传言证监会将本周重启初审会,但证监会发言人称IPO重启将晚于预期。就在市场预测IPO可能下月重启的时候,证监会上周五那么晚,突然批量公布了28家拟IPO公司的招股书申报稿。这是自20121025日上海相宜本草IPO预披露申报稿后,一年半以来首次IPO预披露,意味着新股发行重启在即。

同时发布的IPO名单显示,目前在审企业共606家,其中上交所165家、深圳中小板226家,创业板215家。另外还有40家企业中止审查。这意味着,今年可能不再接收新的发行申报,已经上报的600多家公司年内将发审完,明年有望实行新股注册制。

在首批预披露名单中,江苏和浙江分别占据了7家和6家,广东有3家,上海和北京各2家。

预披露名单显示,此次预披露的6家浙江企业分别是宁波继峰汽车、浙江万盛股份、浙江诺力机械、浙江天达环保、杭州微光电子、杭州中泰深冷技术。这6家企业中,宁波继峰发行股本数量最大。继峰股份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6000万股,拟发行新股份股数量不低于2000万股。

当然,IPO预披露跟新股发行还有一段距离,一位投行人士表示,按照证监会上周公布的首发审核工作流程,申报企业将经过受理、反馈会、见面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等七个环节,目前这28家企业此前多处于已反馈已受理状态,没有进入初审会。有消息称,下周初审会将开启。

IPO有眉目

投行兴奋,散户惊慌

28家公司集体预披露,这意味着IPO重启已经迈出了一大步。面对IPO重启的消息,有人兴奋,有人惊慌,更多的散户感觉是狼来了,害怕新股圈钱,行情继续低迷。

对于新股重启,投行和券商最兴奋,这意味着他们有米下锅了。在IPO暂停的日子,券商只能靠佣金收入来苦苦支撑,部分投行更是无米下锅。目前,券商承销保荐费率已创下历史新高,从2012年的平均5.6%飙升至9.2%。在IPO重启前上市的友邦吊顶、我武生物、金轮股份等48只次新股,保荐费用达到16.23亿元。接下来新股的批量上市,必将让券商的承销费用赚得盆满钵满。即使按照每家新股3000万元承销费计算,400只新股也将为券商和投行贡献120亿元的大蛋糕。

听到IPO开闸的消息后,本报钱哥理财专家、重庆私募人士张军表示,市场对于IPO重启的消息早有预期,上周沪深股市下跌超过1.5%,主要就是市场观望情绪所致。所谓利空出尽是利好,在IPO消息落地后,大盘今天或将低开调整,但接下来的部分优质小盘股的行情仍值得期待。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昨天发了微博:希望的曙光就在前面,只要化解了IPO重担,中国首次真牛正式启程。网友新呢称:大校,您能看空一次吗?李大霄回复:什么都行,就这可不行。显示他仍看好IPO开闸后的行情。

对于上周五的28家企业IPO预披露,多数散户都表示信息不对称,对股市是个利空。

狼来了,不跑就等着被吃掉吧。炒股3年多的网友黄韶家表示,一旦IPO大批量开闸,现在炒次新股的资金肯定会出逃,市场热点消退,行情将更加萎靡。我身边的朋友,多数都不碰股票,有钱的打打新股,赚差价。他觉得现在这个点位IPO重启,股市还将下行。

(资料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