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观察
中国央行降息适得其反 继续宽松已避无可避
一周过去了,中国人民银行节后的突发对称降息被证明再次失效。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不降反升,再次反映了中国货币市场供应紧张而需求旺盛的局面,也预示着中国央行 2015 年可能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
继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团队发布研报指出,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举措并未起到预期效果。数据显示,上周中国二级市场信用债品种成交 3810 亿元,相比前一周大幅回升,与此同时信用债各期限品种收益率呈平坦上行。其中 1 年期券种收益率上行幅度约 10-16BP;3 年期各等级品种收益率上行约 13-19BP;5 年期品种收益率亦全面上行约 8-14BP;7 年期品种收益率上行 3BP。
货币利率高企将增加银行融资成本,减少其降低贷款利率的动力,同时也会导致债券融资利率上升,使得降息效果大打折扣,难以扭转经济下行和通缩的风险。这已经完全背离中国央行降息的初衷。
这令人想起中国央行上一次的不对称降息。在去年 11 月的那次降息过后的第二天,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也全面上升,资金紧张情势甚至导致银行间市场交易被迫延迟。究其原因,海通证券表示,央行公开市场节后持续巨额净回笼,加之巨额打新在即,资金需求依然旺盛。虽然地方央行 SLF 额度上调利率下调,上周 7 天逆回购招标利率也有所下调,但其利率绝对水平依然偏高。“但其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央行未明确表达降低货币利率的意图。”
自去年11月21日宣布降息之后,市场上有关中国央行继续降息降准的预期随着中国经济下行一直高温不断,而中国央行一直以来不提进一步宽松的可能,反而通过正回购和逆回购等工具控制流动性,压制降息预期。不过,从两次降息适得其反的情况来看,中国货币市场的紧张程度可见一斑,中国央行此后将面临更大的降息压力,并很有可能被迫降息降准。
彭博社上周对券商的预期调查结果发文,预计本周新股发行将冻结的资金约为 3 万亿元。鉴于春节后资金偏紧超预期,海通证券上调未来 3 月 7 天回购利率中枢从 3%至 3.5%。因美元指数上周创新高,推动人民币贬值创新低,可能在短期内导致投资资金加速流出中国,海通证券认为中国央行“亟需再次降准,甚至可以考虑加大降准的幅度至 1%以上”,以增加资金供应,有效降低货币利率。
据海通证券预计,货币宽松将是贯穿中国经济 2015 年全年的主题。“宽松的目的是抗击通缩,提振经济。当前经济低迷,通缩横行,央行宽松政策方向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会转向。从宽松的效果看,2014 年新增融资成本下行 60BP,存量融资成本下行 40BP,但通缩加剧之下实际融资成本有所上升,宽松大打折扣,未来唯有继续宽松才能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达拉斯联储主席退休讲话:美联储应尽快加息
据路透社,达拉斯联储主席费舍尔(Richard Fisher)当地时间周一表示,一系列数据都在走高,美联储应该迅速结束当前货币政策,尽快加息。
尽管上周五公布的美国 2 月薪资水平不及预期,费舍尔称薪资水平是滞后指标。他还称,通胀水平也将在能源价格稳定后反弹。
周一的发言是费舍尔作为美联储官员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发言。他已任职达拉斯联储主席 10 年,将在
费舍尔表示,如果经济持续以现在的速度增长,失业率将在年底降至 4.5%,这也是自 2007 年 5 月以来最低的失业率。美国劳工部上周公布数据,2 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 29.5 万,大幅超过预期 23.5 万。2 月失业率 5.5%,低于 1 月 5.7%,也是 2008 年以来最低水平。但薪资水平不及预期,数据显示,美国 2 月平均每小时工资月率增长 0.1%,预期增长 0.2%,前值增长 0.5%;2 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年率上升 2.0%,前值为上升 2.1%。
欧洲央行科尔:量化宽松政策下购债来源不存在问题
欧洲央行(ECB)执委科尔(Benoit Coeure)周二(
不过一些国内投资者不愿意卖出债券,分析师质疑欧洲央行能否达成其未来 18 个月购债 1 万亿欧元的目标。
科尔试图平息这样的疑虑,“我坚信,目前没有迹象显示债券来源方面有问题。”他在主权债券市场会议上如此表态。他补充道,“我们可能会面对债券不足的问题,但不会出现短缺。稀少是事实,但本质上不成问题。”科尔说,周一欧洲央行和欧元区国家央行购买了 32 亿欧元公债。他补充称,这使得购债计划有望按照欧洲央行预期,达成 3 月总计 600 亿欧元的购债目标。
由于欧洲央行从银行买进债券,科尔预期银行将投资更多风险资产。他说,“在欧元区经济以银行为主的背景下,我们预计银行将把其投资组合从债券转向如企业和家庭贷款等较高风险投资。这对经济将产生进一步刺激。”
科尔表示,欧洲央行每周将公布 QE 计划下债券购买总量,每月公布各国购买债券的更多细节。
日本债市职能被央行购债计划削弱
周一(
日本央行调查了 40 家有资格参与日债市场交易的金融机构,以更好的了解央行通过量化宽松(QE)实施的购债计划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冲击。65%的受访者表示,债市的职能并没有发挥出很高水平,62.5%的受访者表示买/卖价差不是很窄。55%的受访者还表示,客户的订单规模不是很大。
日本央行 11 月表示,将对债市投资者进行一项新调查,以改善与市场的沟通。日本央行量化宽松计划的购债规模巨大,部分投资者表示,这把国际投资者挤出市场,并削弱了债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