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日本经济金融

日本:

日经济回暖但难题仍存

    

日本内阁府最近上调了对经济的基本评估,认为提高消费税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已逐步消退,经济出现复苏。

在一系列刺激措施提振下,日本经济确实有了起色。首先,股市大幅攀升。4月1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股指一度突破20000点大关,创近15年来新高。其次,受惠于日元大幅贬值,出口型企业经营状况大幅改善、设备投资计划增长。再次,日本工矿业生产企稳,倒闭企业减少,就业形势改善。

由于企业效益改善,职工收入也水涨船高。去年全年,日本职工平均月工资为30万日元,比上年增长1.3%,创18年来最大涨幅。

日本学者认为,安倍经济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局限性。通过金融财政政策提振经济的效果正在消失,仅凭金融财政政策无法解决人口减少、老龄化加速、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费用增加、产业空心化、国内需求长期低迷等结构性问题。

 

日企集体滑铁卢背后的真相

    

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日本的制造企业面临着多重夹击的尴尬:在产业链上游面临美国压榨;在同一级别面临韩国企业竞争;在低端市场上,日本企业还面对着和中国企业的竞争。

在众多管理专家看来,日企的失败原因主要是过于依赖长期以来的成功模式,而它们的最佳管理经验早已被西方公司所效仿甚至超越。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例,曾经日本产品性价比优势在如今“微利时代”不再是重要原因。由于日本企业集团的生存模式,从材料、生产设备、研发、制造,都由日本企业完成。这种封闭模式可以保证高质量、高技术含量,但在智能设备时代,日本企业的这些优势的边际效用在迅速递减 。而另一方面,日本强烈的平等意识也是阻挠创新和突破的绊脚石。

由于“母国中心主义”色彩,在重大决策特别是全球战略方面,企业缺乏多元化经验和见解,僵硬化的管理体制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桎梏。同样被不少管理学家诟病的还有日本企业几乎经久不变的雇佣模式。在经济衰退时期,终身雇佣制的传统和经营思想妨碍了企业通过裁员等手段进行财务改善和组织重构,降低了企业抵御风险和衰退的能力。日本企业强调集体决策和意见一致,决策过程缓慢。虽然决策一旦确定,执行较顺利,但却难以适应新经济下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美国企业决策过程迅速,虽然企业内部可能会对决策存在不同意见,但却能对市场环境作出及时的战略反应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