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本农业改革成对安倍经济政策效果的最严厉考核
安倍晋三即将向日本国会提交一份农业经济振兴方案。日本农业已经逐渐成为日本经济体系中越来越死气沉沉的部分。如今日本务农人口正在不断减少,而其中为数不少都是老龄人口;农业问题已然成为日本同其他国家就垮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P)进行谈判中令双方都颇感头疼的问题;日本政府目前对于农产品进口征收高额关税,东京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保护日本国内的农民,但其他对日出口农产品的国家对此颇有微词。
普遍观点认为,安倍晋三在改革振兴日本农业的道路上将要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便是日本农业协会(JapanAgriculture)。日本农业协会在全日本设有大约 700 个农业合作社,协会由此控制着日本农产品的定价权以及分销网络中的绝大部分,与此同时该协会还负责向农民供应作物种子以及农业机械。对于日本农业协会来说,无论是安倍政府的改革振兴计划还是 TTP 都不能令其满意。
今年 1 月,日本农业协会的成员就成功击败自民党的候选人出任佐贺县的行政长官,而佐贺县是日本西南部地区的农业重镇。尽管农业在整个日本经济体系中所占份额仅有 1%左右,但自民党在佐贺县的“失守”使得东京方面担心农业或成为安倍政府在推行结构性改革道路上的绊脚石。日本大和银行(Resona Bank)首席经济学家黑濑浩一 ( Koichi Kurose )将日本农业协会在佐贺县的竞选成功或将成为今年 4 月日本全境地方行政长官大选的一个缩影,安倍政府必须对农业改革以及农业在日本经济中的地位引起重视近来日本国内出现部分农产品高价少供的怪象,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对牛奶以及奶制品实施的封闭式国内产销循环使得市场对产品价格和供应的调控作用十分有限。日本市场的牛奶和奶制品的生产规模以及销售价格控制权完全由政府以及少数由日本农业协会指定的集团所控制,而对上述产品的进口东京方面又给予严格的控制。上述因素都导致了日本农产品流通市场种种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截至 2014 年 3 月的 2013 财年中日本国内原奶产量达到 745 万吨,而在 1997 年这一数字高达 866 万吨。另一方面,2014 年内日本奶制品从业农民人数从 1975 年的 160100 人减至 18600 人,日本国内奶牛数量较历史最高值减少了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对奶油进口征收高达 360%的关税并且实施进口限额以“保护”日本农民的利益。
安倍政府希望打破上述体系以给予本地农民或者农业合作社更多自主权进而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积极性,然而这一想法中在最后能有多少比例变成现实恐怕连安倍晋三自己也无法给出明确答案.
日本通胀水平连续五个月放缓
日本内阁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 12 月日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去年同期上升 2.5%,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 2.6%,较前一月 2.7%的增幅也有所缩水。且如果扣除去年 4 月日本消费税上调的影响,当月 CPI 同比增速仅为 0.5%,为日本央行目标的四分之一。
这已是日本连续第五个月遭遇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速放缓的状况,令各界对日本央行实现目标通胀率的能力颇感忧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油价大跌仍未完全体现在日本通胀数据中,预计未来数月日本通胀水平将进一步下行,通胀率也将进一步远离日本央行制定的通胀目标。
由于通缩风险加剧,加之欧央行和其他多个主要央行纷纷放宽货币政策,各界预计日本央行年内也可能加码宽松。澳洲联邦银行在最新研报中表示,预计日本央行将扩大资产购买的风险正在上升,最快可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