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五大央行观察
世行首席财务长谈美联储缩减QE的影响
世界银行首席财务长Bertrand Badre表示,美联储收缩QE将对亚洲和多数拉美经济体制造压力,利率水平可能上涨,资金也面临重新流回到发达经济体的风险。他还预计中国能够实现7.5%以上的GDP增长速率。以下为Bertrand Badre在接受WSJ采访时的部分观点:谈到美联储收缩QE对其它国家的影响亚洲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不过,美联储收缩QE将给亚洲经济体以及多数拉美经济体带来压力。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利率水平可能上升,利差也可能扩大,各国之间的分化可能加剧。另外,资金可能重新流向美国或状况较好的发达经济体。关键问题在于这种变化究竟会在一段时间内平稳进行,还是会突然发生。我们的核心情境预期是:这种变化可能会相对平和,期间可能出现一些震荡。主要风险在于市场过度反应,就像5月份时那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兴市场今年夏天出现的剧烈震荡也是有好处的,相当于一次演练。马来西亚和印尼政府当时的应对表现相当令人鼓舞。可以说,他们已非常好地认识到了相关风险,也知道了应该以什么样的政策来解决问题。此次市场波动同时也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那就是这些经济体启动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在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一些结构性问题仍有待解决。要实现结构性改革,就要从各个层面都进行调整。希望获得资金流入的国家应增加自身吸引力;发达经济体可以对监管框架进行探讨;国际体系可以提供担保。谈到中国经济情况,中国应该能实现7.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中国经济中存在风险,过去五年的信贷增长一直比较快。如何通过银行体系来应对这一问题是很重要的。此外,还有过度投资的问题,中国正准备改变靠投资拉动增长这一模式,目前中国投资占GDP的百分比已经达到了纪录高点,预计中国能完成这一转型。但如果转型太过剧烈,超出预期,那就是另外一个风险。总量这么大的经济体实现如此重要的转型,还没有过先例。谈到亚洲经济的整体情况,亚洲相对来讲有较高抗压能力。因此我预计(如果美联储缩减QE)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也不太会出现泡沫破裂的情况。我们主要会关注经济的供给方面。现在经济环境不像以前那么好,推行改革也会更加困难,成本会更高,难度会更大。
欧洲央行诺沃特尼:将维持低利率政策,以支持经济和就业
欧洲央行(ECB)管委诺沃特尼(Ewald Nowotny)周三(12月18日)表示,利率将维持在低位水平,以便支持欧元区经济复苏和改善就业形势。诺沃特尼此番表态意在排遣对低利率政策正伤及储户利益的抱怨。同时兼任奥地利央行行长的诺沃特尼在接受该国媒体采访时发表了上述看法,称基于当前经济形势,欧洲央行利率将继续维持在低位水平,因为欧元区整体性经济利益要求通过这样的宽松政策来支持经济复苏和促进就业。诺沃特尼指出,在20世纪70年代,负实际利率就曾一度盛行;“在特定的经济周期,这样的政策是无法避免的。每个储户都应当考虑,他是否不应当将资金撤出短期储蓄账户,并放置到收益更高的投资上。”
英国央行行长卡尼拒绝对最新失业率数据置评
英国央行(BOE)行长卡尼周三在出席一新闻发布会时拒绝对英国失业率的下降置评。在这场宣布推行塑质钞票的新闻发布会开始时,一名英国央行官员称卡尼只会回答与钞票相关的问题。当被问及失业率自7.6%至7.4%时,卡尼拒绝给予评论。英国统计局周三公布,至10月的三个月,英国按国际劳工组织(ILO)标准计算的失业率为7.4%,创四年半来最低,愈发接近英国央行所称将考虑加息的水平,这表明该央行可能要比目前预计的时间更早启动加息程序。
日本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 或将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
日本央行——日本银行定于19日至20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预计将决定维持从今年4月起推出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但鉴于日本央行日前发布的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显示企业景气指数改善步伐放缓,该会议还可能会将日本国内经济形势的整体评估继续维持在“温和复苏”。由于美联储是否会在17日和18日两天召开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上作出缩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决定一事备受关注,预计日本央行在此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将围绕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相关决定,以及此事给全球金融市场与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日本央行16日公布的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显示,中小型企业景气判断指数由负转正,此次会议可能将就日本“整体经济复苏范围逐步扩大”达成共识。但是,由于经济指数的改善幅度仍然有限,且有不少企业预期3个月后将出现恶化,日本央行可能会认为有必要继续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以此为经济复苏提供支撑。今年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央行的配合下,通过大规模金融宽松政策强势启动了被称之为“安倍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在日本央行日前公布的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中,中小企业及非制造业的“景气判断指数”,也就是用认为经济情况好转的企业比率减去认为恶化的企业比率所得的数字时隔22年转为正数,这也是该指数连续12个月持续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日本10月份的除生鲜食品以外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维持在近1%的水准。日本央行就此认为,金融宽松政策发挥了预期的效果,经济前景也有望持续缓慢复苏。在日本央行发布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对“安倍经济学”的渗透效果显示了自信,并称“将努力让日本全国各个角落实际感受到经济复苏的实惠”。此外,在年末之际,日本经济界对“安倍经济学”则普遍给予了广泛的好评。受日元贬值以及日本“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 谈判等影响,在民主党政权时代下积蓄了许多不满的日本经济界在“安倍经济学”实施的近一年来,几乎一直是与安倍政权采取了步调一致的立场。日本《每日新闻》16日的报道指出,安倍在经济增长战略中所提倡的放宽行政管制将伴随着副作用,且非一朝一夕能成之事。一旦金融宽松与财政政策的效果发挥完毕,经济复苏与股价上升便有可能急剧放缓,明年以后“安倍经济学”预计将迎来真正的考验。业内经济学家认为,公共投资所产生的效果将在2014年的后半年逐渐失效,届时日本经济将有可能面临财政支出急剧减少的“财政悬崖”。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将经济复苏轨道转换到内需扩大上,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型企业的对内投资意愿并不高涨。另据《产经新闻》17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对经济复苏表示“不期待”的受访者在12月的调查中首次超过半数达到了55.6%,而表示期待的人则仅为38%。报道指出,其背景原因在于,薪资与奖金的提升等“看得见”的效果,仅仅在大城市的部分大型企业里得以实现,尤其是日本各地区间在“经济复苏的实际感觉”上差别显著。
李扬:中央银行正面临三大挑战
当前中国央行正面临国际自由贸易联盟和超级货币联盟、影子银行及互联网金融等的挑战。金融机构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业务,这两种形态都有相当大的冲击。有一些与央行完全无关的支付手段、交易中介出现了,一些虚拟货币在一个社区范围内发行,有支付清算系统,他们的数据产品、甚至实物产品也可以交易,而且范围不断在扩大,这也是真正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