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第二届人大财金全球校友学术年会举办



7月4日,第二届人大财金全球校友学术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

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改革重点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吴晓求教授指出,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是实现金融强国的重要支柱。吴晓求教授强调,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第一,提升外部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任;第二,实现由融资功能向投资功能的转变,注册制下的IPO既不能天使化,也不能“ICU”化;第三,严刑峻法,尤其是加强对于信息披露造假的处罚,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减持、退市制度以及赔偿机制。



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改革重点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吴晓求教授指出,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是实现金融强国的重要支柱。吴晓求教授强调,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第一,提升外部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任;第二,实现由融资功能向投资功能的转变,注册制下的IPO既不能天使化,也不能“ICU”化;第三,严刑峻法,尤其是加强对于信息披露造假的处罚,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减持、退市制度以及赔偿机制。



1985级博士校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构建多元资本生态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提出金融投资理论应从传统的收益-风险二维模型升级为收益-风险-社会影响的三维模型,以更好地反映投资的社会效益。他还强调了耐心资本和公益资本的重要性,并建议政府鼓励不同类型的资本参与社会发展,以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此外,贝多广还指出测算投资的社会影响是一个难题,但一旦解决将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



2000级博士校友,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法治之维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需通过法治化方式更好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司法改革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介绍了改革的主要成果,如显著降低中小银行风险、提高案件审判质效和强化金融监管协同机制。此外,他强调,未来应进一步推进金融司法改革,以审判庭方式为主,完善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的协同机制,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花旗集团商学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商学院副院长楼栋“Inferring Mutual Fund Intra-Quarter TradingAn Application to ESG Window Dressing”为题发表演讲。楼栋指出,投资者在追求财务回报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他发现,基金经理在季度末倾向于购买ESG股票并出售非ESG股票以提升ESG评分,而在季度初则会反向操作。这种交易模式对ESG和非ESG股票的回报产生显著影响。楼教授建议,通过每日报告、标准化和审计的ESG评分来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年会设资产定价公司金融一公司金融二宏观金融宏观与政策5个平行论坛。30位活跃在海内外学术一线的学者带来精彩的演讲和点评,他们既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又有在海内外高校执教的学者。还有5位学院青年教师主持平行论坛。















论坛一
















论坛二
















论坛三












论坛四














论坛五




本届年会设最佳论文奖一项,经过严格评审程序,浙江大学助理教授、财政金融学院2013级硕士校友叶智强的合著论文Fintech Entry, Lending Market Competition, and Welfare获最佳论文奖。

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贾俊雪为获奖人颁奖。





贾俊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建设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贾教授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完善财政政策体系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他从有计划商品经济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和新时代三个阶段详细介绍了中国财政政策的转型发展,分析了财政政策的逻辑体系及其现代化建设路径。他建议,通过统筹发展与安全、结合供给侧与需求侧政策、加强中央与地方利益协调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