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货币每日综述: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瑞银:人民币入 SDR 在望 占全球储备份额将升高

    

根据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就人民币纳入 SDR 的可能性所发表的最新观点,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可能性极高,因其已满足“可自由使用”标准。IMF 董事局将在 11 30 日宣布正式决定。

报告认为,被纳入 SDR 货币篮子不会立即引发外汇储备资金流向人民币。全球而言,中央银行在其外汇储备中持有约 2820 亿美元的 SDR 单位。如果人民币被纳入 SDR 货币篮子,只不过意味着 IMF 成员国若决定与另一成员国交换 SDR 单位的话,人民币也是可接受的货币。

然而,长期而言,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有望从目前的 1%逐步上升至五年后的 5%。目前,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很小,在总额达 11.3 万亿美元的全球储备资产中仅占约 1%。假设到 2020 年人民币的份额升至 5%,可能意味着未来五年每年约有 800-100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人民币。

不过,瑞银表示,撇开是否被纳入 SDR 不论,该公司对人民币兑美元看法仍谨慎。鉴于中美之间经济和货币政策分化,瑞银将美元/人民币 36 12 个月预测分别调整至 6.56.6 6.8(此前预测分别为 6.56.5 6.6)。 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仍是该公司的主要建议。

 

人民币离岸平台助力中欧经济发展

    

经过半年多筹备,中欧国际交易所(中欧所)18 日在法兰克福正式开业。通过这一欧洲离岸人民币金融工具交易平台,新发行的两支以人民币计价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一支“一带一路”人民币债券挂牌交易,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在德国及欧洲市场迈出重要一步,也将为中德、中欧实体经济合作提供金融支持。

德意志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贾伟德 18 日表示,中欧所开业不仅是德中双方团队 6 个多月通力合作的结果,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中欧所落户法兰克福,无疑将为当地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增添动力,推动人民币在德国及欧元区的使用,丰富离岸人民币产品种类。中欧所开业当天,法兰克福证交所交易大厅的电子屏上打出字幕:“从今天起,人民币产品交易的新机遇来了。”

中欧所的开业也为德国及欧洲投资者开辟了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新路径。首日挂牌交易的“中银国际·德国商业银行-上证 50A 股指数可转让证券集体投资计划(UCITS)”是欧洲市场首个追踪上证 50A 股指数的 ETF 产品。该产品以人民币计价,通过“沪港通”直接投资于内地股市,并适用欧洲各国法律认可的“欧盟可转让证券集体投资计划”架构。

中欧所首席执行官陈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中欧所挂牌交易的人民币 ETF 适用欧洲的交易规则,使当地投资者能够在熟悉的规则环境下更便捷地投资中国内地市场的金融产品。形象地说,就是中欧所为欧洲投资者“送货上门”。

从产业发展来看,中欧、尤其是中德也有许多深厚的互补合作潜力。陈晗认为,德国“工业 4.0 与“中国制造 2025 有很多契合之处。中欧所将为中德制造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为双方搭建发展联动平台,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合作。

更进一步说,基于德交所提供的联系德国与欧洲的平台,中欧所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望从中德之间进一步扩展至中欧之间。中欧所执行董事毋剑虹对记者说,中欧所有望成为中国企业在欧元区上市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