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报道】
1、第七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暨“经济转型与财政金融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召开
11月1日上午,第七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暨“经济转型与财政金融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世纪馆北大厅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
北京大学茅锐博士(博士论文《开放经济中的增长、转型与失衡》),中国人民大学鞠晓生博士(博士论文《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荣获第七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
2、经济学博士李扬做客黄达-蒙代尔讲堂,主讲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杠杠调整与风险管理
2015年10月3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经济学博士李扬教授做客黄达-蒙代尔讲堂,举行了题为“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杠杆调整与风险管理”的学术报告会。李扬教授就中国的资产负债表发表报告。他详细地介绍了资产负债表的含义、优点与现实应用,通过比较中国债务率和杠杆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去杠杆”和风险管理,分析了管理资金负债表的潜在风险。他指出,中国的负债率虽在不断攀升,但仍处于可控范围,因此中国在较长时期内发生主权债务危机概率较小。然而,包括养老金缺口以及银行显性、隐性不良资产在内的或有负债风险值得关注。他认为,当前中国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风险主要表现为期限错配、资本结构错配以及货币和资产错配。这些错配既与发展阶段相关,更与体制扭曲有关,因此我们需要调整经济和金融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目前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养老金隐形债务增大的情况下,李扬教授强调了延长退休年龄、提高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率、维持高的养老保险替代率等一系列措施的必要性。
3、中债资信-人大财金金融论坛2015年会暨中债资信-人大投资与房地产研究中心合作平台启动仪式顺利召开
11月21日下午,中债资信-人大财金金融论坛2015年会暨中债资信-人大投资与房地产研究中心合作平台启动仪式在明德主楼830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投资与房地产研究中心承办。会前,我院在明德主楼805贵宾室举行聘任仪式,聘任中债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光华为财政金融学院兼职教授。郭庆旺院长代表学为冯光华先生颁发了聘书。随后,中债资信-人大财金金融论坛2015年会暨中债资信-人大投资与房地产研究中心合作平台启动仪式正式举行。本次论坛还包括两个圆桌讨论,分别以“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与创新”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与现实问题”为主题,与会嘉宾就不同金融产品的信用评级、PPP模式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次中债资信-人大财金金融论坛2015年会暨中债资信-人大投资与房地产研究中心合作平台启动仪式的顺利召开推进了我院与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促进了我院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将为我院师生学术研究的开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4、温州市副市长王毅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谈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与区域风险处置
12月13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8期)在明德主楼801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特别邀请到温州市副市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王毅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其就“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与区域风险处置”发表了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详细介绍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背景及其基本情况,并从温州经济结构的特征出发,对2012年初启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提出的“小微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进行了分析,认为温州金融改革是用改革的方式处置区域风险问题,但在初始阶段对正规金融的风险暴露准备不足,后续的司法和税务等制度问题也难以在区域层面解决。王毅全面介绍了温州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并从从企业两链问题、不良资产处置情况、流动性注入、司法处置、民间融资的阳光化正规化、信用体系与社会诚信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温州金融改革的效果。最后,他对温州金融改革与区域风险控制提出了几点思考。他认为,应巩固产业基础,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来夯实金融运行的基础;摆正民间融资与正规金融的关系,慎重面对金融创新;完善破产司法保护制度和风险资产处置的税收制度;优化信用环境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完善信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宏观政策的稳定性。郑五福司长对王毅博士的演讲做了点评。他指出,无论是产业还是金融业,资金链的断裂必然引起风险和危机,中国在民间金融发达的地区如何研究应急融资的机制依旧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他期待王毅副市长能够有所作为,推动温州乃至全国应急融资机制的创新。在互动讨论环节,在场老师和各业界人士就温州改革的具体细节、政府职能、金融周期、应急金融机制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王毅教授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
5、《IMF历史系列书籍》编译出版项目第五次工作会议成功举行
2015年11月16日,《IMF历史系列书籍》翻译出版项目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金融出版社副总编王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所长张杰、副所长涂永红以及系列书籍各卷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编译工作小组组长、IMI学术委员、原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主持。王璐副总编首先发表讲话。他对翻译人员的辛苦工作表达谢意,并希望能在今天的会议上了各组的工作进度。张杰所长在发言中指出,《IMF历史系列书籍》翻译出版项目是研究所的重大项目之一,是对IMF历史的权威介绍。他对中国金融出版社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保证研究所一定尽全力完成翻译工作。随后,各卷负责人汇报了各卷的翻译审校进度,深入交流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积累的经验,并就后续审校工作安排展开讨论。魏本华局长、张杰所长、副总编辑王璐也对大家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解答。
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系列书籍》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写并公开出版的历史书系。该书系详实记录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至1999年期间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正常运作的重大举措和进程,是一部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为权威和详实的著作,也是一部关于全球经济金融改革的发展史。对于中国的金融改革,构建货币金融市场体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参与全球货币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独家授权,自2014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联合中国金融出版社共同编译出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系列书籍》,全书共计11卷,430余万字,属首次被翻译成外文,预计2016年该书系将正式出版发行。本次会议为编译出版项目第五次工作碰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