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2010年第3期

 

一、重大活动

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双年聚会T43E小组会议

2010年7月9日—10日,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双年聚会T43E小组会议在明德主楼801会议室隆重举行。

中欧社会论坛是在中国和欧洲社会间展开深层接触的一种尝试,旨在促进两个社会广泛而持续的对话和理解,以期携手应对人类社会大变迁中面临的共同挑战。T43E小组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承办,会议主题为“全球治理中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陈雨露教授,法国东方汇理银行Patrick Hebert教授分别担任中方组长与欧方组长。欧盟委员会教授Jean-Francois Jamet,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Kunibert Raffer,法国经济发展与农业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Benoit Daviron,法国Comgest远东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Chakara Sisowath为欧方小组成员。中方小组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郭庆旺,前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执行董事张之骧,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执行董事魏本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兼职教授、金融与科技促进会常务理事张新泽,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张杰,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瞿强,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龙超,瑞新集团副总经理周华组成。

郭庆旺院长首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随后,主题讨论正式开始,与会国内外经济金融学界的近20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六个论题畅所欲言。讨论由赵锡军教授主持。

论题一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是什么?为什么有必要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第二个论题围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三个方向进行可行性讨论。论题三提出了如何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以实现国际货币新格局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权利与义务的均衡的问题。论题四提出了如何看待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能否与美元、欧元“三分天下”,中国应如何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走向世界等问题。论题五围绕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及欧元地位进行讨论。论题六:中欧应当如何共同承担全球责任,构建合理均衡的国际货币新体系。

此次会议汇集了中欧双方名家智慧。最后,陈雨露教授阐释并总结了会议的观点与成果。在思想的交锋和集体智慧的启迪中,中欧双方专家达成广泛共识,并为全球治理中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提出了前瞻性的行动方案,会议圆满落幕。

二、学术会议、学术交流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10夏”

8月17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承办的“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10夏”在明德主楼830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欧元将走向何方?——动荡时代的欧元与世界经济”。

爱尔兰央行行长Patrick Honohan,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主席David Marsh,原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张之镶,原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周道许,国务院港澳办政研司司长艾学峰,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阳向东,国务院研究室副局长向东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副院长赵锡军,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张杰,副所长向松祚,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瞿强等来自金融实务与理论界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贲圣林主持。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英语频道、新华社、路透社、彭博新闻社、道琼斯通讯社、第一财经以及中国金融网等中外媒体对会议进行了跟踪报道。

郭庆旺院长首先代表主办方向到会的中外嘉宾表示欢迎与感谢。

Patrick Honohan行长随后就目前欧洲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国家财政与银行发展的关系”发表了主题演讲。Patrick Honohan先生以爱尔兰为例详细描述了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如何对银行进行危机救助,以及如何采取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方式控制财政赤字,并将这种做法与冰岛、拉脱维亚等欧洲国家在危机中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在谈到欧元区债务危机时,他认为,7500亿欧元的金融支持计划、欧洲各国协调一致的政策应对以及公布各国主权债务风险敞口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已经使欧元经济趋于稳定。

此后,赵锡军教授对Patrick Honohan先生的主题演讲进行点评。他肯定了Patrick Honohan先生提出的观点,总结出政府影响和控制银行业的三个重要渠道,分别为融资的成本、相互持有主权债务和对银行征税,并以中国房地产行业为例阐述了财政与银行信贷的关系。

向松祚博士随后带来了题为“美元本位制与浮动汇率制度七宗罪”的演讲,就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弊端与解决办法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弊端可以归结为由美元本位制和主要货币之间的浮动利率所形成的“七宗罪”。对于如何消除“七宗罪”,他提出了两个可行性方案:一是促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多元化,减少对美元依赖,二是通过建立欧元区、美国、日本、英国以及中国等主要经济体之间多边协议的方式来维持汇率稳定。

然后,David Marsh先生就向松祚博士的演讲做了点评。David Marsh先生通过德国和IMF的事例论证了向松祚博士的观点,并对向博士提出的两个解决方案表示赞同。

在互动讨论环节,嘉宾们积极踊跃发言,针对欧洲会不会有更大程度的财政政策的统一、爱尔兰对于大量存户资金的流入是否有应对措施、欧洲中央银行和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哪些合作空间、美国的双赤字是否导致了金融危机、建立欧洲货币基金是否可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将会议推向高潮。

最后,张杰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欧元区一直没有解决财政问题,加之欧元区扩大进程中由渐进向激进的路径选择,使欧元区面临很多严重的问题。只有坚持“财政的稳定是货币稳定前提”以及“财政信贷的平衡思想”,欧元才能摆脱动荡时代,走向光明之路。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的品牌学术活动之一。会议主要就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货币金融改革与发展等议题进行研讨,每季度举办一次,在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务界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