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9月23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等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的“2021第六届金融科技论坛”在北京举行。该论坛主题是“服务双循环、赋能新经济、数创新未来”,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报告发布等环节,展示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研讨如何更好地推动数字化变革、让金融科技行稳致远。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执行所长宋科受邀出席论坛。宋科执行所长在论坛现场发布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全球最新进展》报告,并发表题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全球趋势与政策启示》的演讲,从央行数字货币的边界界定、央行数字货币的全球趋势、央行数字货币的政策启示等维度,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了多方位阐释。
2、2021年9月27日晚,普惠金融线上研讨“普惠大讲堂”第11期活动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实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从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政策设计、部署、面临的挑战等五个方面对主题进行了阐释。
3、10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贵州省“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重大专项课题(21GZZB01)课题组承办,中国国际金融学会、《财贸经济》杂志社和《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协办的“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1 秋暨‘数字金融与商业银行管理’研讨会”在贵阳举行。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IMI联席理事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副行长、瀚德科技董事长曹彤,IMI学术委员、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秘书长、《国际金融研究》主编陈卫东,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财贸经济》主编何德旭,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麻绍敏,贵州财经大学校长赵普等来自国内金融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金融实业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进行了研讨。会议由贵州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汉文主持。
4、10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中国财富传媒集团承办,四川省金融学会、四川银行支持的“‘2021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暨绿色金融创新支持低碳转型发展研讨会”以在线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会议由“‘2021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与“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成都峰会”两部分组成,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学者共同参会。当天上午,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欧阳泽华、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严宝玉、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青、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丹、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等来自政府、高校、金融业界的数十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在线上出席“2021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并发表讲话。线上参会人员包括人民大学天府金融指数团队、四川省金融监管局、银保监局、证监局等各部门领导等数十位嘉宾。发布会由北京卫视主持人李杰主持。线上圆桌研讨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关伟主持。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王江渝、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帅旭、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成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梁其洲、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金融分会副主任、世界银行绿色金融专家蓝虹、兴业银行总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黄继承、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王屹、四川省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王鹏、锦泰保险总经理任洪瑞等嘉宾围绕“绿色金融创新支持低碳转型发展”展开探讨。
5、10月29日晚,普惠金融研究院线上讲座第10期普惠大视界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强,天星数科战略副总裁曹子玮,财联社金融部记者姜樊,前财经领域记者胡越与CAFI院长贝多广一起就“‘谈碳色变’与金融创新”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6、10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货币金融系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学习两会精神,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开局”系列沙龙第11期暨金融科技公开课(第24讲)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蓝国瑜发布题为《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机遇》的主题报告。上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金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国家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陈忠阳,广西百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李玉成,广州金控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丹奇在会上对报告做出精彩点评,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曲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