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2003年第4期

一、工作会议

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标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以财政金融学院坚实的学术背景为依托,并凭借与国内外各类学术活动机构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为该攻关项目“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新时期国家经济调节的基本取向与财政金融政策的有效组合”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持,以黄达教授为首席专家,课题组成员绝大部分为中心的专兼职研究人员。

二、学术会议

1、“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杰出华人学者讲座系列

2003年10月22日,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何华博士在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多功能厅举行讲座,主题为“全球金融产业的发展方向”

本次主讲人何华教授,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9年获得麻省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复旦大学特邀教授。何华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投资学,在海内外经济学界享有盛誉。现任雷蔓兄弟公司固定收益部亚洲区负责人,还曾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和Convergence资产管理公司担任重要职位,负责研究、战略制定、贸易和风险管理等工作,成就卓著。

何华博士主要谈了过去十年世界金融产业发展的动向。介绍了过去十年西方的情况,为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吸取一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演讲分为四个部分,包括:银行信贷融资和企业发债融资的比较;借鉴西方的经验进行比较,介绍做得好的银行是如何从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转化为现代银行的经营方式;过去十年商业银行本身所进行的一些改革和变化;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和资产证券化。

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会场气氛热烈,到场的老师和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对何华博士的演讲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2、“黄达-蒙代尔讲座”演讲文集首发仪式暨蒙代尔先生学术演讲会

2003年10月3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黄达-蒙代尔讲座”演讲文集首发仪式暨蒙代尔先生学术演讲会隆重举行。财政金融学院陈雨露院长主持仪式,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冯俊副校长应邀出席并发表讲话。讲座冠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和黄达教授亲临现场,同时蒙代尔教授还作了题为“全球化和人民币汇率”的学术演讲。

《“黄达-蒙代尔讲座”演讲文集》是“黄达-蒙代尔讲座”创办两年来的重要学术报告的结集。书稿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以及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悉心整理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每一篇入选的演讲均体现出诸位经济学大师在经济学及相关领域坚实广阔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研究及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学者进行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蒙代尔先生是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名誉博士,1999年他以“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选择和最优货币区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欧元之父”。黄达先生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届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是我国金融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黄达-蒙代尔讲座”作为全国第一个冠名讲座,一直跟踪经济学尤其是财政金融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通过举办高水平、高规格的经济学讲座努力构筑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讲座自2001年10月启动以来,已经先后邀请了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教授、罗伯特•巴罗教授、让—雅克•拉丰教授、哈维•罗森教授、弗雷德里克•米什金教授、“期货之父”列昂•梅拉梅德先生、行为金融学大师罗伯特•希勒教授、德国财政部常务副部长考克•威瑟先生等国外著名经济学家、经济政策领导人以及钱颖一、王江等16位杰出华人学者来华举行专题演讲,在国内外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蒙代尔教授在首发式上作了主题为“全球化和人民币汇率(GlobalizationandtheRMBExchangeRate)”的演讲。蒙代尔教授指出:“人民币逐渐在全世界变得有名,中国希望自己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有可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欧洲和亚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民币,所以说人民币现在非常受重视。”并清晰地阐述了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人民币汇率、中国、亚洲、货币等问题。

3、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阿尔文·拉布什卡教授学术讲座

2003年11月17日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阿尔文·拉布什卡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讲座,主题为“税制改革的方案比较分析”。

阿尔文·拉布什卡教授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高级研究员,1962年获得华盛顿大学远东研究学士学位,1966年和1968年分别获得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洛切斯特大学和香港大学任教。有200多本专著或合著,涉及的领域包括种族学、老龄化问题,税制,中央和地方政府融资,以及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发展等,对中国的税制改革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提出了很多自己的建议。在讲座中阿尔文·拉布什卡教授论述了单一税制的基本思想、历史及特点,并对单一税制在中国的适用作了深入地分析。

4、“黄达—蒙代尔讲座”——经济政策领导人高层讲座系列

2003年12月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先生应邀作了题为“当前的经济形势与财政金融政策”的学术演讲。

李剑阁先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期从事国家宏观经济研究和管理工作。1984年开始先后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事政策研究工作,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曾参与了若干重要中央文件的起草工作,也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李剑阁先生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的研究,曾三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2003年5月,经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批准,聘任李剑阁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并担任金融学科博士生导师。这必将有利于巩固我校在宏观经济理论、金融市场和财政货币政策领域的教学科研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校经济学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5、“黄达—蒙代尔讲座”——经济政策领导人高层讲座系列

2003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吴晓灵副行长题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货币政策”的学术演讲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并聘请吴晓灵女士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吴晓灵女士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金融时报》社副总编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司副司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等重要职务。1998年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2001年至今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女士长期从事金融体制改革和货币政策理论研究,著有《中国的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银行信用管理与货币供应》、《银行与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等多部著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造诣,曾于1994年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四、基地评审

初步通过教育部第二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审

2003年12月,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向教育部社政司报送了第二批重点研究基地评估材料,并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的初步审核。这是对三年来中心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将进一步推动中心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使中心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