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术成果 中心内刊

中心内刊

《货币金融评论》2006年第5期

《货币金融评论》2006年第5期
主要内容

2006年第5期/总第48期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校长郑云灿教授做客"黄达蒙代尔讲座"


衍生产品与风险管理中航油(新加坡)案例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由于在石油衍生产品贸易中蒙受了重大损失并最终破产,这一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和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中航油的案例入手,分析西方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及控制中的经验,并对我国企业和监督部门提出建议。


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

本文旨在为人们进一步观察和理解中国的高货币化现象提供一种新的角度。通过将政府对银行体系的补贴和担保因素引入Mckinnon的最优货币化模型,本文初步认定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结果的基本原因。而基于Bailey-Cagan函数的提示,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政府对银行体系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内部货币扩张具有与外部货币扩张不同的货币需求"预算约束"和福利后果。其要害是,它可以兼容在货币化进程原本存在显著利益冲突的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效用,从而使得中国的高货币化与货币价格的稳定并行不悖。本文的结论是,由于中国的高货币化具有十分特殊的金融制度内涵,因此既不能简单夸大其负面效应,也不能过高期望数量调整政策的效果。合理的做法应当着眼于调整政府、银行体系与居民部门基于内部货币扩张而形成的利益关联机制,以改变货币需求的"预算约束"和潜存于经济中的货币化激励。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介-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