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术成果 中心内刊

中心内刊

《公共经济评论》2006年第9期

《公共经济评论》2006年第9期
主要内容

2006年第9期/总第52期

 

 

 


中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国际研讨会圆满成功

中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问题与改革

中国目前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并形成的。这一制度在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功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若干不足之处,亟待加以改进。在深化财政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确立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的政策目标,逐步整合各种转移支付手段,构建有效的转移支付体系,形成合理的规模,充分发挥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作用,同时注重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做好财政转移支付的立法工作,提高转移支付的绩效水平。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均富"思想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财政改革攻坚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尤为重要。城乡居民间初次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区域间再分配差异日趋扩大,财政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转轨财政体制架构的理论建设滞后等,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结论:今后一段时期,只有按照"财政均富"指导思想,坚持再分配"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才能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上的机会主义及其抑制

本文是对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上的机会主义的分析。本文认为,政府的个别利益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决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运用公权力时难以从根本上杜绝机会主义行为;而在处理二者财政关系时,渐进式改革所特有的制定边界和制度约束的不清晰,对中央行政集权的制衡不足,以及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是二者机会主义产生的现实原因。据此,论文对如何抑制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上的机会主义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介-劳伦斯·R·克莱因(Lawrence R.Kl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