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2期/总第84期
“黄达—蒙代尔讲座”——Robert Ivory Webb教授学术报告会
中国农村金融:现实困局与发展路径
近年来,虽然关于中国农村金融的研究日渐丰富,但总体上依然远未达成共识。中国农村金融的复杂性不仅存在于区域和产业结构失衡的“经济纽结”中,还存在于政治和经济体制长期约束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中,甚至渗透于深受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的某些特殊的经济行为中。建立在调研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中国农户的微观经济行为和金融需求、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和供求关系、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农村金融中的政府定位与介入路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未来布局等方面剖析了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强调以一种连续和发展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农村金融的现实和未来发展。
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及其保护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金融机构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不少机构法律意识淡薄,相互抄袭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利于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对金融产品授予知识产权是保护金融主体利益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保险产品创新为例,在分析保险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保险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指出国内也应通过知识产权加强对包括保险产品在内的金融产品创新保护,维护市场秩序。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